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招投标环节问题研究 刘甲峰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刘甲峰1 姚莉2
[导读] 摘要:招标投标是基本建设领域促进竞争的全面经济责任制形式。
        1辽宁轩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2辽宁方硕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招标投标是基本建设领域促进竞争的全面经济责任制形式。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于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于2017年进行修订后,已经执行了数年时间,其在保障市场有序运行、健康公平公正环境、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供工程建设质量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建设工程的双方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中,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招投标环节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折旧破坏了市场公平性,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将就此问题展开详细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环节;问题
        引言
        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招投标是优选中标单位、控制工程造价、减少工程纠纷的重要阶段,对规范建筑市场运行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违规操作行为,影响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的有效管控,促进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有序开展。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招投标环节问题
        首先是串标围标现象依然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若在投标环节,参与投标的单位未能达到3家及3家以上,就会被视为流标。部分负责招标的管理单位利用这一点,在指定某一家企业后于招标过程中故意对其余多家单位抬高报价,又或者是故意抬高投标资质与投资条件等相关规定,以排除所有其他竞争对手,保证指定单位能够以表面合法的形式中标。另外也存在投标方与投标方相互勾结的现象,简单来讲就是通过事前沟通以保证某一家企业中标。以上现象都属于围标现象,也叫串标,它蔑视了正常的投标秩序,使得招投标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市场出现混乱,私下贿赂情况严重,腐败情况严重。其次是关系标与权利标泛滥。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因素,招投标过程之中也存在看人情、走后门的情况,特别是在部分小地区,政府对于当地企业的保护极为严重,在招投标中尽可能偏袒当地企业,破坏了正常市场秩序。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素养不足也是走后门情况泛滥的原因之一。在招投标过程之中,需要专家对各投标方进行评分以供招标方进行筛选,但缺少合理统一的评分体系,只能根据临时创造的几项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专家很可能在此过程中进行暗箱操作,若参与投标企业发现难以用正常手段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时,就可能通过贿赂专家的方式,让其给其他企业打出低分,导致部分企业满足资质却依然无法中标。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招投标环节问题的控制措施
        2.1合理编制招标文件
        首先是招标文件编制。招标人要严格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规定,编制招标文件、招标预算,准确表述文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含糊不清的词句;招标人要对比分析招标清单预算与初步设计概算,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招标文件要明确建设工程招标内容、强制性要求、变更约定、评标办法等重要内容,使投标人通过招标文件能够了解所投工程的大致情况。其次是招标文件审核。在招投标阶段执行招标文件审核管理制度,在审核之后不允许招标人擅自更改招标文件内容,对招标文件进行备案。具体审核要点包括:审核招标文件控制价是否在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范围内;审核招标文件是否对工程投入的技术人员、造价人员、管理决策人员、设备材料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审核招标文件和标底文件中是否存在错误、疏漏。


        2.2规范评标环节
        首先是优化专家库管理。(1)招投标主管部门要对专家库进行优化升级,针对不同行业、专业对专家进行分类,细分为技术类专家、经济类专家,在不同的评标任务中抽取相应专家库中的专家。(2)加强对专家库的动态管理,不定期更新专家,实施专家业绩考核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决定专家去留。(3)按照工程经验、业务水平对专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针对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工程,从全省范围内抽选出高级别的专家进行评标,以保证专家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其次是加强专家资格审查。建设工程评标要执行严格的专家库入选制度,对专家资质进行审查,要求专家必须拥有8年以上的工作年限,具有高级职称和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同时,要求专家熟悉招投标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思想素质,不得在评标过程中出现收受贿赂等违法乱纪行为。最后是采用综合评分法。在评标阶段建议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能力、投标报价、项目管理组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以保证公平公正选出最佳中标单位,有效避免发生串标、围标、低价恶性竞标等问题。评审专家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向投标人推荐中标候选人,若评分结果相等,则可以采用合理低价法确定中标候选人,有效控制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2.3增强工程成本控制意识
        在控制工程实施成本过程中,应采用组织会议等方式,对相关造价人员进行行为意识的改进,使其将此部分工作看作为一项综合工程的实施,对成本的控制也不能仅局限于对外部造价的控制。应基于多维度、多层面对此展开研究,包括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招商成本的控制、投标成本的控制、环境维护成本的控制、社会服务成本的控制等。
        2.4电子招投标的应用策略
        首先是统一相关技术规范。在对电子招投标的开发方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电子招投标系统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研究,针对需求调研中的个性化需求,一定要在满足国家法定技术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再进行个性化定制。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开发不仅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要充分保证招投标信息的实时性、公开性和透明度,还要依法保障交易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设立招投标程序操作标准和电子文件标准模版,同时确保自项目在平台成立开始所有操作全程留痕,必要时候根据痕迹获取证据。通过建立一整套规范标准的系统,整合招投标和电子信息技术等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其研发工作顺利进行,也为依法标准化和统一化运行电子招投标活动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建立招投标的安全机制,建立完备的投标安全性措施和数据安全性措施,来进一步保障整个过程的安全,也对整个过程中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其次是统一电子文本和电子数据标准。在建立了全国的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就要对其标准进行统一,这个过程中包含下列的标准:首先是电子文件标准模版。电子文件标准模版是电子招投标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相对漫长且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文件格式需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展开传递和辨识,这就面对着文件电子化及其标准的问题。为了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统一标准的招投标操作,国家必须制订相应的标准,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其次是统一数据标准。电子招投标平台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由多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逻辑功能。只有统一数据标准,平台与平台、系统与系统、模块与模块才能根据相关的算法来进行统一。因此,就需要在系统建立之初,对数据标准化工作进行细化落实。
        结语
        总之,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涵盖招标、投标、开评标、合同签订与执行等重要环节,审计人员如何聚焦工程项目招投标管控重点、深挖细究、查深查透重点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吕美玲.关于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168-169.
        [2]雷智红.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研究[J].消费导刊,2020(1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