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研究 杨照娟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杨照娟
[导读] 摘要:我国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大丰海港港口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100
        摘要:我国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改革开放历经40余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居于市场经济竞争性与复杂性的环境下,企业通常会对自身管理及考核机制进行调整,这些行为则会让企业的职工在思想上产生一定的波动,不利于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契合发展,有利于企业保持健康的生产经营。
        关键词:企业政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点和对策
        引言
        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奠定基础。企业政工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企业政工科学化以及精细化与否不仅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而且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
        1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
        1.1政工工作内容单一陈旧,难以从长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效
        当下,部分企业政工工作内容单一,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度不高。典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尚未打造“智慧政工”平台,无法将政工工作数据关联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终端,难以为企业选人、管人、用人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未融入政工工作当中,员工对自身在企业中的发展较为迷茫和困惑,容易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1.2二者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有提升空间
        一是部分政工工作者的言教与身教相分离,伴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已经开始影响着其价值取向;二是政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低,一些国有企业眼里仅有经济效益,重经营、轻政工,重视对业务型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对政工人才的培养;三是部分政工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有待创新,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网络的普及,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及手段日益多元化,但一些政工工作者还没有将其应用到实务工作的方法中。
        2企业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对策
        2.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以企业政工战略、组织、价值和质量为目标的系统安排,其相应地也包含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系统、战略组织管理系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这四个子系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组合。在统一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下,各大模块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运营层面这三个方面为一致的目标同时开展工作。首先是战略层面。相关活动包括战略决策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控制、战略性企业特征管理等。其聚焦于企业外部环境进行战略管理,追求企业整体利益,注重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诸要素。其次是管理层面,该层面包括组织结构设计与岗位分析、组织信息管理、组织智能化管理、组织变革管理、战略企业文化建设等。侧重于经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将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细分为具体的人力资源活动计划。这一层次的所有具体内容都以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依据。然后是作业层面,此层面的活动包括战略人力资源配置、战略薪酬管理、战略绩效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员工心理管理、战略素质培训系通等。同时,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调控、监督、解析和评价,找出短板,做出合适的修正,来确保企业政工战略目标的达成。
        2.2注重增强工作人员归属感
        除了竞争性的薪酬制度外,企业还应引入差异化的激励方式,让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企业对工作人员的支持力度。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要注意提高人员的所有权;听取工作人员对企业多层次治理的陈述,积极建议工作人员参与企业决策过程。

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应该优化邮件分配,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作出更大的贡献。此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努力改善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综合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应该做到短期人才,重点培养后备人才,大力投资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科技技术人员,还希望实现企业员工个人职业目标,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形成多轨道的推广队伍。
        2.3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在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政工工作,必须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选择对党忠诚的人、干事有担当的人且具有扎实作风的人。同时,还要突出政治标准,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中注重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人。只有这样,让实干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才能营造出企业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从而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企业还要突出从严监管,不断完善干部的监督制度体系,加大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监督力度,促使企业的广大职工干部能够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此,相关企业必须持续开展选人、用人的专项检查与整改工作,力争在企业内部实现选人、用人检查的“全覆盖”。
        2.4优化政工工作内容,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实效
        一是要打造“智慧政工”平台,将党建、团建、员工参与政工活动等情况上传至“智慧政工”终端,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考察员工政治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发挥政工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二是要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稳定员工情绪的作用。一方面,从法律、纪律、规章制度、企业职业发展政策等角度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塑造员工健康的价值观,避免员工好高骛远。另一方面,要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结合自身的技能、能力、知识结构以及兴趣设立短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让新入职员工看到自身在企业里发展的前景,解决新员工流失率高的问题。
        2.5加强政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间的合作
        一是促进人员甄选与政工工作的融合。人员甄选是国有企业开展后续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当前人员甄选除了要对应聘者的业务能力进行鉴别及考量外,也愈发注重应聘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价值观。想要对应聘者思想道德素质及价值观的鉴别与考量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除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相关的测试技术进行评价外,联合政工部门对应聘者进行考察将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作出正确的用人选择,因政工工作通过其自身工作方式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能够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对应聘者的思想品德素养和价值观的了解。二是融合培训开发与政工工作。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引导和协调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促进劳工双方共同成长。将业务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实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使职工既能学习到劳动技能与科学知识,又有助于职工树立端正的思想,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水平和对企业的认同度。
        结语
        企业要采取措施找准对政工工作的价值定位,加强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合作,重视两者队伍的人才建设,推进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的契合发展,实现二者有机融合,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秉政,钱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政工工作作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11):238.
        [2]谢菁菁.政工思想教育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5-6.
        [3]郭燕.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