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研究 卢双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卢双
[导读] 摘要:绿色精细工业化工主要以绿色技术为载体,绿色环保为基础的处理手段,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减少工业化工产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广东锦昱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525021
        摘要:绿色精细工业化工主要以绿色技术为载体,绿色环保为基础的处理手段,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减少工业化工产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不仅确保工业产业排放物满足绿色环保、无害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对工业该产品进行后续回收利用,增加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本文对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化工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
        关键词:精细化工;绿色化工;应用
        一、绿色精细化工概述
        绿色精细化工是以环保的相关手段对于化学工艺技术和流程进行相应的优化,减少原料、辅助原料及公用工程原料的浪费,消除或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绿色化工技术的过程也是清洁生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让生产的过程中产出无毒、绿色、无污染的产品,同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与伤害。绿色精细化工的实质是将化工生产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在技术应用、工艺流程与控制、工艺设备的选择上加以改进,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综合效益得到提升。应用的行业包括了化妆品行业、卫生医疗行业等。
        与传统的化工相比,绿色精细化工的特点在于:首先是原材料以及产品的绿色性质,绿色精细化工力求在生产、使用的各个环节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是在行业的整体效益方面,原材料的节约、能源的节约会使行业生产的效益提升。最后是在化学反应的基础能源方面打破了不可再生资源的限制,选择可再生的资源,使能源不在有限制。
        二、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使用的必要性分析
        1.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
        许多的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合理地利用资源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进一步加剧了化工污染物排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主要是在工作人员身上,他们环保意识差,许多生产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以及处理,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对化工企业的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绿色精细化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保障企业内部的环境卫生。
        2.降低化工排放污染
        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撑之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料排放问题对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而有些化工企业的环保意识又差,于是就产生了大量的化工废水,排放出去继而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果绿色化工技术融入化工生产过程中,就可以了有效地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并且还能对生产出的污染物和污染水进行妥善的处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污染物排放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三、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1.微化工技术
        微化工技术主要是以传感技术为基础对于小型执行器和操作装置进行化学分析以及微化工工艺的过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之中,传热控制技术与微型反应器的配合作用下,进行小批量易于控制的精细化学反应。对于反应的控制能力有较大提升,同时也为反应的过程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反应的进程,主要用于制药等行业中。
        2.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就是通过物质本身的性质,使得微小的物质组成相应的体系,然后根据它们的运动规律等进行研究。纳米技术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通常涉及范围为工业生产领域中,与基础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成为了一种多学科交叉式的综合型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现如今的科学研究体系,在基础科学和高端科技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租用。纳米技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纳米材料在大小和材料效果等方面的特性比较明显,使得纳米微粒的各种化学性能更为明显,因此纳米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精细化工中。
        3.绿色分离技术
        在化工行业中,无论是精细化工或者是传统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相同点就在于分离技术的使用,分离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现阶段绿色精细化工使用的主要技术为树脂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微波萃取技术。针对这三种分离技术的使用,在应用的范围上有所差别。树脂吸附技术的应用范围为药物制备的过程中,利用大孔树脂对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吸附,起到对有效物质与杂质的分离目的,生产出成分合格的药物。对于粒子直径不同的物质的分离过程,通过半透膜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相对来说比较的成熟,通过对各种渗透膜、超滤膜的详细设计,以满足更多制备过程的需求。进行绿色分离技术工作的过程是每一个化学反应制备过程中的必备环节,在分离效率和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有助于更为高效、无污染的工作。在对物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也有助于物质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4.超临界流体技术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技术上相对成熟,但是在目前精细化工产品中应用较少。因此可以作为新技术在绿色精细化工方向进行探索,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提升整体效率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生物化工技术
        生物化工技术是现代绿色化工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现阶段在我国精细化工生产活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化工技术相比生物化工技术是在原有化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生物农药生产技术,就是通过对生物化工技术产生的生物农药中丙酮、乙醇以及抗生素等化工原料的运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物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还指引着生物农药生产技术朝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6.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
        在各行业领域中都存在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应用的身影,因为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能够全面体现出精细化工的应用特点。由于一些化学物的结构比较特殊导致整个化学反应过程很难被体现,化学合成难度增加,而应用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能够将更加复杂合成线路的效果凸显,所以未来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的应用前景也非常良好。
        7.分子设计技术
        分子的设计技术方面,属于科学发展的产物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与化工原理方面的相互结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进行在分子合成和探究分子规律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并且利用计算机的可视化、模拟化的特点进行更为准确的合成工艺的模拟测试,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精细化工生产线的开发与利用,使新生产线、新工艺、新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更加的直观、更加的可靠。分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相互融合,对精细化工的创新性发展起到了很大、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化工行业的发展中的实验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也增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绿色精细化工的工艺探索、开发、运行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更加的准确、高效的实验操作,有利于行业水平发展的整体提升。
        8.注重开发生产环境友好类产品
        环境友好型产品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产品的使用也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物质的绿色产品。由于我国化学工程在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化工企业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社会各界对于化工企业环保技术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化学工程生产对环境友好类产品的开发尤为重要。环境友好类产品生产和使用中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绿色化工技术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四、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1.未来的发展趋势全球资源短缺问题迫在眉睫,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发展口号,绿色工业生产化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光景一定是明亮的、焕发光彩的。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未来的绿色化工技术也要不断改进,依然秉承环保理念。化学反应促进化工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所以在催化剂技术方面也加大研究力度,催化剂技术也是未来绿色化工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2.未来的展望
        虽然工业企业的绿色化工技术给人们生活和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众多好处,但我国在绿色化工行业领域的人才产出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所以关于工业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关部门加大重视力度。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也体现科学发展观,所以我们对未来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要持以肯定和期待的态度。随着绿色化工设计的产业该范围不断扩大,未来我国在工业生产的绿色化工产业的体制建设上一定会更加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撑之一,其生产技术必须一直创新,才能跟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脚步。其精细化工不仅打破陈旧的生产方式还提升了生产效率,而绿色化工技术则是运用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合理运用资源,降低污染排放。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求化工企业一定要增环保意识,再使用绿色化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既保证产品质量也保证了环境质量,还遵循了我国政策一直倡导的节能减排。这样才能提升化工行业的环保型和高效性,促进化工行业的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松,张夏青.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展望[J].化工管理,2017(16):21.
        [2]邱旭.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绿色精细化工[J].科技展望,2016,26(11):270-271.
        [3]李岳勋.探析绿色精细化工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S2):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