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田相金
[导读] 摘要:化工企业因为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导致在从事生产的时候极易引起事故。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600
        摘要:化工企业因为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导致在从事生产的时候极易引起事故。动火作业由于自身的安全性极不稳定,所以化工企业对于有关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需要提高意识。
        关键词: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前言:安全管理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应该放在首位的,而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由于化工原材料的强腐蚀性和危险性,如果不能在发生意外之前就做好安全的管理、针对意外的补救措施的完善体系建立,对于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安全性、企业正常运作以及周边环境的生态都有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而动火作业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安全隐患,提前做好有关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1]。
        1 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分析
        1.1能拆即拆
        为了避免在高危险地区动火作业带来的风险,要在可控制影响范围之内,停止周围设备的运行,彻底清洗过后,将设备进行拆卸,转移到提前划分的安全区域,再进行规范的动火作业。完成后再将拆卸的设备重新组装,投入生产之中。
        1.2隔离
        如果设备无法短时间进行有效的拆卸,就需要将设备停止运行后,对其进行清洗,将设备所有与可能引起意外的所有与空气接触的部位全部拆卸、分开,达到有明显成效的与其他生产系统的气体、液体、固体危险物料隔离的情况下进行安全作业[2]。
        2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置换与清洗分析
        在动火作业之前,只要动作作业的设备有过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或者有腐蚀性的原材料装载记录,就容易发生易燃易爆。所以在所有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设备使用之前,都要对其进行内部的排空处理,置换处理,清洗干净后才允许进行动火作业[3]。大多数的化学介质是极其危险的,不仅带有强烈的腐蚀性,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是化工企业最常见的物质和潜在风险。所以对于曾经装载或者流动过化学介质的设备一定要经过多次清洗后才可以进行清洗置换,投入下一次的生产当中[4]。
        2.1清水置换
        大多数化学介质虽然危险,但是可以用清水进行置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清水清洗,需要多次、细致的清洗后才能清洗置换完全。
        2.2蒸汽冷凝液置换
        一些极易凝结的高危险介质会随着设备的使用而凝结在设备单元的内部,常规清洗无法将其去除干净。用蒸汽冷凝液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将这些已经凝固的顽固介质清洗干净,置换出来的冷凝液也可以保持在低温状态,实际操作中可以有效地减少意外的发生。
        2.3蒸汽置换
        一些一旦温度降低就会冷凝在设备内部的易燃易爆的溶剂类型介质,很难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可以利用蒸汽进行置换。利用蒸汽高温低压的特点,将已经汽化后的介质通过蒸汽流动转移到其他系统,对于空气的安全指标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2.4惰性气体置换
        一些易燃易爆的介质会聚集在封闭设备、狭小管道或者极易发生意外的场所之中,用常规手段无法完成清洗置换的工作。这个时候就可以加入惰性气体将介质自身的危险性进行降低,控制介质爆炸范围和威力,或者降低空间内部的氧气浓度,从而让火花或加热表面无法与易燃易爆介质直接接触,从而让动作作业安全提高。
        2.5工厂专用置换空气
        如果在动火作业地点或者工厂条件达不到加入蒸汽、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可以选择加入工厂专用置换空气,或者使用空气输送装置将外部空气传到空间内部进行置换,等到场地或者设备内部易燃易爆气体被置换完全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动火作业。


        3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现场清理与检查
        能够安全进行动火作业,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不代表危险和隐患就彻底解除。从整个完整的动火作业完全来说,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将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和仔细无误的检查后,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动火作业。
        3.1现场清理
        在高危险的区域进行动火作业时,除了要仔细清理与安全置换设备内部的介质和化工原料外,也需要注意现场环境的清理与整理。首先,应该将动火作业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与介质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避免因为火苗或者高温引起火灾或者爆炸;其次,如果动火作业地点在半空或者设备中间位置,就要用防火材料比如防火毯铺设在作业地点下方或者火花可能飞溅到的区域,防止因为火花引起意外;第三,注意用电设备与电线的完整、是否绝缘、是否接地,注意焊接回路,避免电线搭在一起产生高温,引发意外;第四,工作现场应该配备充足的灭火器,例如泡沫灭火器与干粉灭火器,需要连接消防水龙头做好严格把控,作业下方的地沟应铺盖防火材料,并对其进行持续浇水冷却;最后,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专业监护人员,及时联系安全部门,做好协调、汇报工作。监护人员要有能力在面对突发情况下,有一定的应急处置能力或者相应的技能。
        3.2检查确认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安全人员应该做最后一次的全面检查,以排除可能潜在的风险。包括安全措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应急措施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作业人员的防护装置是否穿戴正确。检查工作完毕后,再对作业地点进行易燃易爆气体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常作业。
        4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具体责任落实
        为了保证每项工作的严格进行,必须有相关环节的负责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负责人的身上,才能真正做到将可能出现的意外降低到最低。
        4.1各级审批
        对于企业实际情况,动火作业应该进行分级管理。根据区域可以划分为一般动火区域、高危动火区域。根据介质可以划分为:三级无危险介质动火区域、二级腐蚀性介质动火区域、一级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动火区域。危险系数由小到大。各级动火作业应该有不同级别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签字审核。一般动火作业需要标明作业位置、内容、方式、时长、作业人员与作业级别,有技术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落实作业安全,安全人员负责检查确认,部门管理人员负责审核签字。如果是高危动火作业,则在一般动火作业程序不变的情况下,由专业人员确认签字,上报安全部门和具体领导,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后才能进行作业。
        4.2各司其职
        完整的动火作业是一个系统性、规范性、合理性健全的程序体系,是需要每一个负责人员都具有相应的知识,履行相应的责任。只有经过层层排查,层层审核,严格的工序换来的却是高效的工作状态与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4.3清理结束
        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该将现场的设备、工具、防护措施以及作业之中产生的垃圾与废料进行安全的转移、彻底的清理。如果动火作业过程中有间断或者工作停止,监护人员需要确认作业人员将设备停机断电,同时通知控制室了解现场情况,注意设备的运行控制。将现场彻底清理后,排查有无残留垃圾或者材料,整个动火作业才算是结束。
        结论:综上所述,鉴于动火作业本身存在一定的隐患性,以及化工企业工作现场的不确定性与危险性,如果不对整个作业流程建立起有效、完整的体系,对于实际工作生产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风险。只有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人员对于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与安全素质,同时将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逐一排查,降低因为环境而产生的风险,才能高效地管理动火作业,让其有效地、安全地进行,避免重大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超.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技能的提升浅探[J].人力资源,2019(04):107-108.
        [2]王帅.站场动火作业中内漏气体隔离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0):138-139.
        [3]施倚.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动火作业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J].劳动保护,2020(12):84-85.
        [4]陈卓,李鑫,杜军威,袁玺明.面向化工企业事故的根原因关联分析[J].计算机与现代化,2020(1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