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 于杰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于杰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繁荣,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威海文毓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繁荣,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一些城市的改造中,有些传统建筑遭到破坏,甚至一些使用不到三十年的建筑也被拆除,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应用都与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建材行业从其形成到在建筑中的应用,都是一个污染严重的行业,容易使环境、资源和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因此研究建筑材料再利用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材料;再利用技术
        引言
        随着近些年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中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都在实时增加,国家也一直在不断地出台低碳、环保、节能理念的相关政策,全面鼓励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与使用。总的来说,在项目工程中合理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材料再利用的重要作用
        1.1减少垃圾排放
        废弃材料的使用和处理是建筑生命的两个方面。利用废弃材料可以减少建筑垃圾、污染和浪费。因此,垃圾资源化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垃圾排放,改善城市环境。淘汰大量废弃建筑材料,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人类对发展采取以利益为基础的方针,换句话说,它剥夺了自然资源对能源的自由使用,并将其用于生产目的。此外,工业化带来的大生产大量使用自然系统中的原材料,其产品也被最终释放到大自然中,生产与消费的隔离致使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大量进行机械化生产,不管自然系统的正常运行或理解自然界复杂而微妙的相互作用。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工业发展指数也在上升,资源短缺和浪费量也在增加。这一悲剧循环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污染指数增加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和热能释放后,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影响。建筑垃圾是线性、单一程序开发理念的结果之一,仅靠处理垃圾,从材料使用的后端入手,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例如,对建筑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尽管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但却会对土壤和水源的破坏不断,建筑材料的生产周期不能干扰对资源能源的不断需求。因此,只有对建筑材料的再利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保证建筑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有利于环境的质量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人们也更加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在土木工程中利用绿色建筑材料,避免有毒害的建筑材料伤害人体,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现代社会发展主要理念是绿色环保,我国政府也不断倡导循环利用资源,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属于资源消耗情况比较严重,在建筑行业改革阶段,需要推广利用绿色建筑材料,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避免污染周边环境。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建筑行业占据较大的比重,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建筑企业可以循环利用绿色建筑材料,高效利用资源,降低土木工程施工成本,同时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保障土木工程的效益,促进我国经济转型。
        二、建筑施工中材料可循环利用措施
        2.1规避组织设计方案二次调整
        规避组织设计方案二次调整,对永久性设计方案一次到位,可以避免后期施工工程量的增加和施工复杂性的增加。如提前确定总体环境中的场地布置、地下室坡道与室外道路的位置关系,就可以将最终的正式路面作为施工路面使用,减少工程施工重复浪费;根据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前按照建筑建造进度,合理安排建材进场,在材料运输方面,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得当的装卸方法,防止材料构件的损坏和丢失,合理安排装卸地点,减少搬运成本;将室外总平中的化粪池等设施提前建造作为临时生产蓄水池和临时厕所化粪池使用,可缩短后期工程,达到节约的目的,效果明显。


        2.2加强墙体环保材料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墙体施工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及功能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墙体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利用烧结砖填充,然而这种工艺方法相对而言成本比较高,并且对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墙体制作方面开展利用空心砖将烧结砖代替,从而可使制作成本有效降低。而近些年来,新型制作工艺得以出现,即膜网混凝土制作工艺,其构成主要包括混凝土、加强肋以及钢筋与蛇皮网等,这种工艺使用范围比较广,在建筑物内网墙体及楼梯等区域进行利用,从而使墙体施工得到满意的效果,在保证墙体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使墙体施工满足绿色环保特点,从而实现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有效应用,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及要求。
        2.3回收再利用建筑材料与垃圾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也是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建筑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价值,使材料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用钢筋残余料来制作建筑工程中的小构件马凳、水沟篦子、对拉螺杆等,可以提高钢筋残余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处理。同时对废钢条、废铁丝、废钢丝进行分类、浓缩,回炉后进一步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建筑用钢;采用大型移动设备,大量改造、现场拆除建筑垃圾,利用中型移动式破碎机对建筑废料进行现场转化、分解,利用小型破碎机对现场废料进行粉碎、处理,从而制造混凝土、砌块和其他产品;预先把剩余的混凝土建筑材料放在作业面附近,并把泵车预先制成工具模板,以及加工过梁、盖板等;将废旧方木材由方指节机接长延伸再利用,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利用混凝土块作为填料、路基材料、混凝土骨料等生产人造木材。
        2.4推动装配式建筑应用
        目前,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建筑业当前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以现场工地现浇建造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传统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建筑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建造方式存在着效率低、浪费多、误差大、标准低、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大等弊病。据资料统计,传统建筑业粗放式管理往往会造成建筑行业约50%的各种资源的浪费,包括人力资源、各种材料物料、施工误差造成的返工、设计的不完善等。传统粗放式的建筑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为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建筑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推动装配式建筑,建立先进建筑制造体系,实现建筑产业的绿色环保、质量标准、节约高效,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提升目标。
        结束语:
        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中“四节一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在施工阶段减少浪费、有效控制材料消耗的重要措施。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创新发展上,除节约建材技术要更加符合要求外,还应改善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制定节约材料的合理计划,采取多种节约建材的措施,减少材料浪费,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节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昕.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用于道路基层的性能[J].清洗世界,2020,36(08):58-59+61.
        [2]黄辰玉,黄利频,黄金峰,吴晨宇,孙宏翔,陈晓慧.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试验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20(02):31-34.
        [3]虞磊,刘卫东,钱耀丽,杨丽香.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性能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03):251-253.
        [4]项炯.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成本分析——结合上海首个装配整体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高层办公楼实例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25-27.
        [5]姚志斌.高取代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