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2.云南国土建设工程总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我国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多样,环境气候多变,地质灾害将会更容易发生,并且地质灾害的种类较多,其严重程度较大,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需要及时的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预控。下面本文就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治理;
1 常见的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种类非常多,联合国一共将其划分为30多种,比如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环境灾害等。其中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较高,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常见的有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变形等。文章将对我国常见的几种灾害进行分析。
1.1山体滑坡
这种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山体斜坡上的岩石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土质松软,难以承受住山体的压力,导致岩石和土体持续从山坡上滑下。当出现山体滑坡时,会有大量的岩石和土体滑下,导致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且当出现山体滑坡时,发生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很突然。造成山体滑坡的因素可能是地震、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大面积持续降雨等。为了降低山体滑坡的影响,需要做好相关的防预工作。
1.2 崩塌
崩塌就是山体突然全部塌陷下来,该地质灾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山体下部分出现空虚导致无法承受住上部山体的压力,从而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因为人们对山体进行过度开采,在山体的底部过度挖掘,然后随便堆砌,就会导致山体底部的承受能力变弱,从而造成崩塌现象。岩土工程中出现崩塌现象将会造成工程整体施工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情况。
1.3泥石流
如果山坡原本稳定的泥沙发生松动现象,再遇上强降雨或者大面积的冰雪融化,山坡上松动的泥沙则会随着水一同流下,从而形成泥石流灾害。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因素也比较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人为因素,因为对山体进行开凿时没有使用合适的开凿方式,对树木进行随意开垦,对山体进行过度开垦,或者是将山体挖掘之后的岩石和岩土随意堆放等,这些都会引起泥沙发生松动,从而造成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出现后,处于地势降低的居民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带来巨大的损失。
2 水工环地质技术类型
2.1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针对“3S”技术而言,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技术(RS)技术内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如数据采集子系统以及数据分析子系统等。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性,实现对地质灾害区域各项参数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最重要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综合以及模拟分析能力方面表现过硬。可以就着某一地质灾害区域的信息数据进行空间过程演化模拟,并根据模拟反馈结果,该地质灾害区域环境情况,提出针对性方案加以预防解决。全球定位系统在功能特性方面具备全天候、精度高、应用广泛的特点。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针对地质灾害区域的受灾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利用自身准确定位的功能,锁定地质灾害区域位置,为技术人员后续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最重要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基本不受天气因素的干扰影响。即便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全球定位系统依旧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功能特性。除此之外,全球定位系统所获得的数据往往具备高精确性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遥感技术主要通过利用遥感器设备实现对地面物体的探测分析。主要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的原理情况,对地面各类地物进行准确识别与分析。技术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的功能特性,对水工环地质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根据定性定量分析反馈结果,判断当前水工环地质实际表现情况。必要时也可以构建相关的遥感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动态监测管理水平。
2.2水质勘测技术
水质勘测技术可以根据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化学分析与物理分析两种技术内容。其中,化学分析主要是以各种化学原理以及化学实验作为技术开展依托,实现水质分析过程。实验过程中,可以从酸碱度测试、沉淀测试等方面对水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分析反馈结果判断当前水质情况,一旦发现水质情况不达标问题,技术人员必须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物理分析主要通过利用光谱分析仪实现对水质问题的勘测处理。分析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光谱分析仪应用标准进行合理操作,防止出现勘测结果不佳的问题。
3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泥石流治理
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通常是在地震灾害的影响作用下而发生的,在某个区域出现大面积泥石流或者地面崩塌问题往往对当地生态环境以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处理。根据当前实际作用反馈情况来看,水工环地质技术基本上可以视为治理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最有效的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举例而言,在开采自然资源时,技术人员应该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地质灾害影响。针对于此,建议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在自然系统承受范围之内,采取干预措施修复自然系统,确保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水工环地质技术而言,在修复处理过程中,通常会运用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预警监测系统,实现对该地质区域的监督管理。如通过数据采集,我们可以掌握泥石流以及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准确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预警监测系统分析监测工程区域地质结构的动态变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位置,应该加以重点评估与预测管理,防止造成隐患问题。
3.2地裂缝与地面塌陷治理
地裂缝问题出现常常会伴随地质构造断裂问题出现,为防止对该区域地质构造方式以及运行方式造成不利影响,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水工环地质技术,针对地下水运行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一旦发现地下水资源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开采作业活动,防止造成更严重的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存在异常数据问题的区域,技术人员应该针对该区域地面塌陷问题以及地裂缝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最好可以根据地质结构变化状态反馈情况,判断当前该区域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强治理过程。
3.3地震灾害治理
地质灾害治理始终是水工环地质勘查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影响较多,同时还会引发其他灾害问题,如泥石流等灾害问题。针对于此,在开展地震灾害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当地区域地质灾害整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落实管理。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地震等级判断该区域地震灾害情况。并适当收集以往发生过的地震情况资料,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分析。与此同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内容,对地震灾害区域整体表现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强化管理,防止灾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4 结语
总而言之,水工环地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无疑是为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且根据现场实际反馈情况来看,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通过合理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基本上可以达到良好的灾害治理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水工环地质技术尚未达到成熟应用阶段。在部分技术应用层面上仍旧存在着不足问题,针对于此,建议研究人员应该准确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重点针对现有水工环地质技术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积极改正与优化处理,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加强我国地质灾害治理能力以及预防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铎融.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7,18(23):131-132.
[2]佟欣阳,孙立明.金属矿产勘查中地质找矿技术创新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0,11(1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