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创造数学课堂新模式 林欢欢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林欢欢
[导读] 摘要:信息技术是当前发展地最快的技术之一,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自然也要着重地利用这一门技术。PowerPoint是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最高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打破数学传统沉闷的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课堂之中。因此,为了让课堂能够有所进步,制作PowerPoint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林欢欢
                                               (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中心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是当前发展地最快的技术之一,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自然也要着重地利用这一门技术。PowerPoint是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率最高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让教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打破数学传统沉闷的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课堂之中。因此,为了让课堂能够有所进步,制作PowerPoint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为了数学课堂能够“不落伍”,让学生们尽快地喜欢上,数学的课堂应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及动画等方式完美结合后展现出来,使抽象的图形、复杂的公式定理等问题更为具象、直观且立体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相比,结合信息技术的课堂,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PowerPoint(本文简称PPT)作为目前在数学课堂上普及率最高、制作较为简单的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充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图文结合,妙趣横生
        1.以图助文,增加趣味
        PowerPoint能将文字的题目与有趣的图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尤其是在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利用图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完成题目。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一道解决问题都是图片相结合的,在讲解题目的时候,就需要将题目的图片同时展示出来,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讲解题目的效率。如果只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那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办法理解题目的意义。借助PPT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明白“相邻”这个词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
        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题目主要以文字为主,大量枯燥的文字,会导致数学变得非常枯燥。在讲解题目的时候,如果能够配上一些图片,就能增加很多趣味性,让学生不用感到那么枯燥。给题目配上相应的图片,自然也是能够帮助学生对题目的意思进行理解。
        2.用图展理,掌握算法
        算理是比较抽象的,理解算理是每一节计算课的重难点,PowerPoint能够帮助教师们突破这一难点,更为直观、具体地明确算理。在理解了算理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算法。
        3.集题练算,提高能力
        在新理念的计算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计算能力反而下降了,是因为部分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偏重算理、算法,减少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课堂容量不够大。教师在制作课堂使用的PowerPoint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加大课堂容量;也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专项或综合性练习。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可以呈现有坡度的练习,有层次地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练习。在一年级上册“九加几”的教学中,PPT呈现的课堂练习是这样的:
        ①圈一圈,算一算,看图列式。
        ②口算9加几的算式,20道。
        ③抢答9加几的算式和部分10以内的加减法。
        算式的计算形式,是单一且枯燥的,学生长时间只做这一种类型的计算题,会失去对计算的兴趣。因此,在计算练习的时候,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题目,如:小动物找家、走迷宫、智勇大冲关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打破计算的乏味和枯燥,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更多的练习效果。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复习课时,采用了“上车”的形式进行,增加了计算练习的趣味性。

        二、动静相宜,毫发毕现
        1.用视频,展不同
        小学生的思维状况正处于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正在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上,他们需要借助大量的形象学习。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他们初步认识图形的时候,需要借助大量这类图形的图案来进行学习记忆,而PowerPoint正好能够做到这一点。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为例。

        学生在一上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本节课将要学习平面图形,他们需要理解平面图形是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并且突破能够知道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这一难点。
        2.借动图,悟公式
        立体图形的题目,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更高,PowerPoint就能准确地将立体图形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是立体图形知识的一大难点,死记硬背的公式,总是再用时出现差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对于公式不够理解。利用PPT,将立体图形的展开过程,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积,并且帮助学生理解,表面积公式中的每一部分分别表示展开图中的哪一部分。
        3.以动画,明割补
        割补类的题目,是“图形与几何”中常见的题型,而这种题型往往是错误率比较高的。学生需要在看到组合图形的时候,将它变成之前学过的图形,再求出它的面积或者是周长。这一类题目,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些学生无法将这个组合图形转换成之前学习过的某一类图形,也就无法完成题目。使用PPT则能够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将组合图形的转换过程,通过动画制作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联系。有了对这一道题目的理解,学生就能够学以致用,在其他题目上提高正确率。
        三、包罗万象,达地知根
        1.展现过程,一目了然
        数据的统计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在教学时候,应该把这一整个过程都呈现在课堂之上,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在课堂中向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将这个统计表生成为统计图,再对图表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借助PowerPoint,准确且直观地呈现。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5页做一做为例: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1)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   )人。
        (2)有出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是哪几个月?
        (3)(   )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在完成这一道题目的时候,需要先在班级里收集数据,收集完数据之后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最后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在组织这一数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借助PowerPoint与学生一起完成,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要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强调。有了这一道题详细地做法示范,学生就能够清楚地明白条形统计图在绘制的要点,促进他们数据分析的能力。
         比较图表,各有千秋
         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在统计方面需要掌握的几部分知识点。在描述数据的时候,究竟要选择哪一种统计图呢?这就需要根据分析数据的方向来进行选择。在比较这三种统计图的优缺点的时候,并不是凭空教授,而是要将这三种统计图在PowerPoint上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地比较对他们进行分析。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上第101页5题为例:
         下面是广东省1990年、2000年、2010年总常住人口和城镇常住人口变化的情况。

        (1)通过统计图中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有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2)你能根据题目中的统计图,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吗?

         将题目中的统计图展示在PowerPoint上,就可以与学生一起将这个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将图中提供的信息全面的找出来。分析了题目中已有的信息之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绘制出两个折线统计图,有了PPT,就能够准确又快速地将这两个统计图绘制出来,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综上所述,PowerPoint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打造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晓红,王生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66-167.
        [2]顾贤祖,徐红玉.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68.
        [3]管作阗.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OL].学周刊,2019(07):150[2019-0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