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成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期   作者:罗嘉
[导读] 手机依赖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1]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当中
        罗嘉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手机依赖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1]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当中,由于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手机依赖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学生长时间玩手机,会造成学生“晚上不睡,白天不起”、课堂上无精打采、精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甚至由于部分学生过度沉迷手机而疏于社交,最终导致和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高校辅导员有便利条件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广泛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学生手机依赖成因,并根据成因对症下药,让学生逐步摆脱手机的束缚,回归到课堂上来。

        关键词:高职,手机依赖,成因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手机依赖的现状[2]
        在当今生活中,人们对与手机依赖愈发明显,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中,手机仿佛变成了人们所谓的“灵魂”,没有手机会让人们感觉到焦躁不安甚至心理空空的;在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的学生,同学叫不应,遇车看不见,行为危险至极;[3]在食堂里,同学几个面对面吃饭,一人一部手机边看边吃的比比皆是,与同伴之间几乎无交流;在课堂上,很大一部分同学也是肆无忌惮的玩手机,无心听课无心学习,老师提醒也置之不理,一直沉迷于玩手机中无法自拔;在宿舍,舍友之间各玩各的手机,要么坐在书桌前玩手机要么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好像除了玩手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干,对于在使用手机上毫无时间规划,常常玩到凌晨两三点都毫无睡意,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带来的不仅仅是对手机的依赖,更多的还有人生理、心理的疾病。

二、问卷设计
        此问卷设计的目的在于调查当今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了以下内容:1、年级;2、性别;3、父母的文化程度;4、户籍类型;5、考生来源及分数;6、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住校;7、每月的流量套餐是多少?8、每天玩手机的时长是多久?10、在上课期间是否会偷偷使用手机?11、认为每天使用多久手机较为合理?12、在课堂上用手机主要目的;13、平常在宿舍玩手机的时长为多久?14、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多少?15、更换手机的频率为多久?16、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会对学习会造成不良影响?17、本学期的期末平均成绩是多少?18、入校以来不及格科目数量总共是多少?
问卷问题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因素(如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对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为避免学生担心老师批评而不真实填写个人实际使用手机情况,本次问卷采用了无记名问卷,并在网络开放平台问卷,调查对象集中在我校学生群体之中。但是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不认真填写问卷或者编造数据,这一类的数据会对统计结果以及之后的数据分析结果造成偏离。因此,在统计调查结果时,首先要排除这一类问卷。在统计中,将主要是数据未填写完整,平均成绩填写明显错误(如分数高于我们掌握的最高平均分或者分数低于我们掌握的最低平均分、分数填写成了学分绩点等)均被视为无效问卷。基于上述,本次问卷调查接收到问卷共计927份,无效问卷172份,有效问卷752份。最大限度保证了最终分析结果贴近于真实情况,并且样本数据足够支撑本次问卷调查。以下数据均基于有效问卷进行。
1、调查问卷中,男女比为542:210,符合本次采样群体的男女比例。
2、本次调查中,每天玩手机3小时以上的同学,占到整个群体的52.43%。说明目前我校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十分严重。
3、受调查学生里面,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为414人,占比约55%,说明我校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另有6人父母为硕士以上文化程度,但由于样本太小,因此在统计时排除。
4、问卷中农村户籍学生占499人,非农业户籍学生占253人。农村户籍占大多数。
5、考生来源中,高考统招生源占到56.42%,分数主要集中在300-400分区间。对口生源占比11.56%。所有学生中,进入大学才开始住校的学生仅为77人。
6、问卷中每月的流量套餐为2GB以下的占42人,流量套餐为2-5GB的占52人,流量套餐为5-10GB占103人,流量套餐为10GB以上的占555人。


7、问卷调查中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的占18人,用手机追剧的占2人,用手机聊天的占172人,用手机查资料的占296人,用作其他用途的占264人(他们往往不特指上述其中一种,多种用途来回切换)。
8、调查问卷中调查关于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会对学习会造成不良影响,觉得1小时以内不会被影响的占28人,1-2小时不会被影响的占48人,2-3小时不会被影响的占326人,觉得不论每天用多久都不会影响学习占327人,除了正常接打电话以外,觉得只要使用手机就会对成绩造成影响的占23人。
9、问卷中入校以来不及格科目数量有1科的占287人,有2科的占22人,有3科以上的占19人,没有挂科的占424人。

四、结论
        1、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感受中看,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影响巨大。本次调查的结果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学生中,每天使用手机1小时以内的学生中,有21%的学生上学期有科目不及格,每天使用手机2-3个小时的学生中,有23%的学生上学期有科目不及格,从数据上看,仅在这两个区间里面,不能体现使用手机时长对学生成绩影响。但是,每天使用手机3-4个小时的学生中,有将近一半学生存在挂科现象,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学生中,挂科比例达到了70%。因此,可以肯定,手机依赖对学生成绩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2、学生的习惯养成受家庭影响更大。学生的自我习惯思维会受家庭的极大影响,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        老师,家长的受文化程度在很多方面可以起到较为积极影响,受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相比之下通常会有较好的学习氛围,在调查问卷中显示,家长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学历家庭的孩子全部到大学才开始进行寄宿,这也能够直接反应家长对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在平常生活中可以监督并且及时纠正孩子在行为习惯上的养成教育,引导孩子在自我管理上合理分配时间。
2、高职院校大学生大多实行寄宿制,本次调查中是农村户籍的学生共计499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前开始        在学校的寄宿的占298人,高中或者中职开始在学校寄宿的占106人,这说明农村地区的孩子大多数都在大学以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寄宿生活,农村地区普遍青壮年外出务工,父母与子女至间缺少沟通,缺少长期有效的监管,面对智能手机,农村地区的孩子现实中面临着父母的情感缺失,孤独感强烈,而手机无疑变成他们实现快乐的便捷渠道。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尚未形成独立的价值观,自我管理能力差,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也更加容易对此形成依赖,更加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3、流量多了学生的生活真的会变得更有趣更美好吗?在调查中,每月流量在10GB以上的占555人,流量在5-10GB的占103人,流量在2GB-5GB的占52人;当下手机使用中,玩游戏、看视频、看直播、聊天社交、移        动支付等长期占据手机流量消耗的前几位,流量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学生的口头禅是,人能丢手机都不能丢,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是手机不能不带。这也直接能反应出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有多严重。
4、调查数据结果还显示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占401人,2-3小时的占181人,1-2小时的占109人,被        调查学生中,超过五成以上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不完全统计,有些在使用手机上时间甚至更长,几乎整天都捧着手机,没电就边充电边继续玩。往往这一类的同学明显对于手机的依赖比每天短时间使用手机的同学对于手机依赖的程度要严重得多,往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非必要不与人直接交流,更愿意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在手机中,久而久之在社会交往中就会存在很大的人际障碍,不愿意交朋友,不愿意接触陌生人,只愿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入校以来不及格科目数量,其中有挂1科的学生占287人,有挂2科的学生占22人,        有挂3科以上的学生占19人,没有挂科的学生占424人;其中没有挂科的学生中有303人为大一新生,由于大一新生的考试课程全部为基础课程,考查内容相对而言简单,所以挂科率较低。其中在有挂科的学生中,每天玩手机在3小时以上的占到总人数的近4成,结果也直接反映了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对学习是很造成不良影响的。

参考文献
[1]费维宝. 手机依赖与自我控制研究综述[J]. 赤子, 2017, 000(028):160.
[2]肖竺,梁艳.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学理论, 2015, 000(012):172-173.
[3]李莹.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分析与对策[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29(003):176-178.基金项目:本文系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新时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手机依赖疏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SKC11)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