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娟
黑龙江省桦川县第四中学 154300
摘要:我任教的是一所乡镇级中学,教学硬件建设和配套设施肯定满足不了我们的教学需求,尤其是物理课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还有一定的缺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物理组的全体教师不是满腹牢骚,整天抱怨,而是积极地在想办法,对一些废弃的器材进行改装,从自己的身边开发资源,自己动手做一些教具,或随时随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实验,提高了实验的演示率和分组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制;实验;安全、耐用
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设计出许多成功的、效果很好的实验,因为我用来做教具的物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充分体现了一种创新,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对年轻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现把研究以来的心得整理如下:
一、可用直尺完成以下的实验:
1、声现象有关实验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频率对音调的影响;振幅对响度的影响;音色的体验;
2、电学有关实验:
①带电体的性质;
②钢尺是导体,塑料尺是绝缘体;
3、力学有关实验:
①演示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长短形状相似的钢皮尺和塑料尺,因为钢皮尺较重,所以钢比塑料的密度大。
③用直尺做杠杆,撬动某一物体,让学生直观接触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进一步理解动力臂和阻力臂;
二、可用硬币完成以下实验:
1、硬币跳高实验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硬币完成长度的特殊测量
三、可用空矿水瓶完成以下实验:
1、演示大气压强实验
2、演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3、空瓶与乒乓球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四、 可用铅笔完成以下的实验
1、把铅笔用作杠杆
2、用铅笔和细铜丝演示直径的测量
3、用铅笔演示摩擦力
4、用铅笔芯做滑动变阻器
因为学生比较熟悉这些物品,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利用这些教材上没有的实验和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示范作用远远大于说教。
研制教具的初衷是想弥补教具的短缺,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自制教具的教学功效更多的是教育创新的一种体现。因为自制教具的取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而且制作方法又比较简单可行,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的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努力就能揭开物理学神秘的面纱,科学的高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另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课堂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热情。
自制教具不是商品,所以对它的工艺要求不高,只要力争美观得体实用即可。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
1、使用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
学生的学习用具、生活日常用品、废牙膏皮、废药瓶、吸管等,而且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材料让学生们容易得到,二是不花钱或少花钱。如:用空的小药瓶和吸管,做成自制的温度计,学生人手一个,冷、热水中一放,实验效果明显,原理自然可知。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教具的结构越简单越好,因为它的制作和操作都方便,花钱又少。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时,一目了然,直观易懂,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学生一看就懂,真正达到了重视知识生成的目的。所以在设计教具时,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越简单越好。如:一个铁圈,就可以完成气泡的实验。
3、考虑做得大一些
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保证后排的学生都能看得见,如果教具过小,势必会影响效果,因此自制教具要尽量大一点,这样在做演示实验时才能保证全班学生的可见度,尤其是演示性实验中教具的关键部位,更要重点突出,保证现象明显,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4、自制教具要做得安全、耐用
自制教具在设计、选材和制作上首先要考虑到操作的安全性;其次是教具的结构要结实、性能要稳定,不能一用就坏,要能够多次重复演示,而且效果要一致。这样的教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新奇感,感觉自己也能做,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吸引力,使他们对物理越来越感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爱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同时,结实耐用的教具可以很好地保存下来,以供下一年度使用和改进,达到自制教具的连续性。
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研讨,让学生也加入到制作教具的队伍中来,让他们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激发更浓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沈世飞.自制物理教具 激发实验兴趣[J].中学物理,2016,34(10):41-42.
[2]李永泉.自制物理教具 激发实验兴趣——浅谈自制教具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164-165.
[3]张辰. 初中物理光学自制教具及其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