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车金
雷州市第十二小学,邮政编码:524200
摘要: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体现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真正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提升学习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的构成,并探究了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符合终身发展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小学语文课堂核心素养培养,是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家国情怀、合作团结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并灵活的使用语言技能,自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一、核心素养的构成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个人修养,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个人成长需求。核心素养包括于建构和应用、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文化的理解和传递。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是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语文课堂学习语言知识,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对于语文知识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正确使用语言交流沟通[1]。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能够产生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强化对于文章知识的理解,锻炼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工作,通过预习和总结来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但是鉴赏必须要具备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尝试发现身边的美,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对错。在学生发现美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创造美,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不是所有的语言文化都是值得提倡的,很多内容也是文化的糟粕,需要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和认知祖国文化,把优秀的文化积极宣传,把糟粕的文化抛弃,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
二、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核心素养是未来衡量人才的重要依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重视,以学生为本明确课堂教学定位,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帮助学生开发心智,塑造出积极向上的品格。语文学科跟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是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条件,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十分重要。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学习兴趣、了解兴趣,才能够主动观察和学习,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例如中南大学的学生刘路,在初二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美国数学家的一本创作,对于数学产生了学习兴趣,然后在学习中不断朝着数学的研究方向发展,在大学时期利用反推方法证明了西塔潘猜想,创造了奇迹[3]。在此过程中兴趣是激发刘路学习积极性的第一要素,没有兴趣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热情,没有学习热情那么学习活动就好像是在被迫进行,对于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是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条件。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先从题目入手,板书草船借箭四个大字,提出问题:“谁用草船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为什么是借箭而不是取箭和骗箭?”问题的提出,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也产生了了解兴趣。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任务的内心感受,了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阴险嫉妒的周瑜和谨慎多疑的曹操。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在学习中对于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清晰,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升了学习效率。
2.创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应试观念的束缚,选择使用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帮助小学生集中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4]。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样学生才能够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适当采用智力问答、知识竞赛等小游戏,为学生建立良性的竞争环境,达到提升自我、锻炼思维的目标。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四个自然段,然后把学生四人分成一个小组,拿出扑克牌来演示赛马的过程。当教师拿出扑克牌的时候,学生们都不知道教师要干什么,学习兴趣非常高。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你们小组要选择这6张扑克牌?”学生们选了8、5、3、7、4、2六张牌,一边拿出自己的牌一边标示742第一场,247第二场。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出场马的顺序。教师出示扑克牌,齐威王是987,田忌是654。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然后自主思考田忌想要获胜的必要条件。趣味性强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建立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3.拓展阅读量
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不知不觉的积累更多的基础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5]。例如在学习《红楼春趣》,讲的是暴雨和黛玉一起在大观园放风筝的故事,通过对人物形象和神态的描写,突出了放风筝时的快乐时光,也表现出了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小学生们由于对《红楼梦》背景知识了解不深刻,会发现其中很多语言晦涩难懂,甚至有些都读不通。缝针和人物都对任务后来的命运有暗示,知识学生缺少了对文章背景的了解,对于这些无法快速掌握。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简单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成阅读小组,在课后共同来阅读这一本名著,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小组共同分析探讨,也可以咨询教师,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很多时候灵感都是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互动交流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6]。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挑山工》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通过语言描写出了挑山工的外貌、语言和精神,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文章的阅读体会人物的精神。教师要求学生自由阅读文章,寻找这篇文章真正的主人公。小组共同讨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文章的阅读产生了什么感想。在课堂上都是学生自主发言讨论的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于核心素养培养产生正确认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完善自我、塑造完善的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玥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44.
[2]刘明常.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1(09):125-126.
[3]姜赛赛.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37-38.
[4]柏保寿.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J].新课程,2021(09):92-93.
[5]张正.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析[J].新智慧,2021(06):111-112.
[6]包永清.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