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赵新荣
[导读] 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逆向思维出现频率相对较高
        赵新荣
        新疆石河子市第一小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26
        摘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逆向思维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在小学数学解题中也是如此,并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逆向思维指的是按照反方向顺序进行思考,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引导学生要用逆向思维方法进行思考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题目进行引导和帮助,逐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学习意识。基于此,本文对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策略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逆向思维;小学数学解题;作用;培养策略;
        
        1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
        一方面,有利于排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很多的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习惯于运用顺向思维的方法,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储备都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在运用顺向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时会受到思维的限制,从而导致学生找不到解题的思路。这时如果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就能够很好的把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题:小红和小亮两个人的水杯中共有500ml的水,如果小红向小亮的水杯中倒入20ml的水,这样小红和小亮的水杯中水就一样多,那么小红和小亮的水杯中分别有多少毫升的水?对于这一个问题,如果学生从题意出发顺向的思考,就会大大的加大解题的难度。相反,如果学生把这两个杯中的水分别有a和b表示,然后根据题意列出两个等式,就能够很轻松的解出a和b的数值。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解题能力,打破了小学生在传统解题模式中的障碍,使学生的解题准确率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能够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做同一个类型的题目,从而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式,使学生产生了思维习惯,在看到一个数学题时,往往只是用已有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思考,并没有思考其他的解题方法。这种思维定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但是如果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当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反向思维来进行解题,找出自己错在了哪里,从而更好的找到解题的方法。所以说,逆向的思维模式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促进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
        2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培养策略
        2.1 应用概念法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思维能力
        由于数学当中蕴含着较多的数学概念,学生需要对数学概念进行掌握和探究,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思维。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概念法则时,通过正向推导的方式而推敲出来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利用反向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引导,使小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索当中培养反向思维能力,并且认识到反向思维能力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增。

小学生在探索和思考当中的解题思路,使小学生结合具体的知识树立反向思维的思维技巧,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当中得出一定的解决思路。
        2.2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解题,增强学生逆向思维理解能力
        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能够有效地提出教学问题解决数学当中的学习困难。教师要深入的了解当前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存在的疑问点,并且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数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学习思维。教师通过借助数学知识当中的逆向思维,进行解题和探究,强化学生对于逆向思维的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周长”时,教师利用20张边长为一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需要怎样拼才能够使所得图形周长最短?学生会通过实际操作利用纸片进行动手实践,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还能够使学生在操作过程当中寻找数学学习答案,学生在思考过程当中探究如果纸片增加周长会不会变短?并且图形的面积会不会有变化?学生通过反向思维思考数学问题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相关知识点,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
        2.3 采用倒推法进行教学引导,完善学习思路
        教师通过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拓展,学生很容易在数学学习当中遇到众多的困难,所以当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从正面遇到难以理解的数学题目。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倒推法来进行教学的引导,使学生通过深入的把握数学的相关概念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也要通过倒推法进行教学的引导,设计相应的教学答案,通过深入的分析解题思路进行教学的融合,利用倒推来强化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概念和法则,熟练的掌握数学概念在数学例题当中的应用,通过逆向思维进行数学习题的探究和掌握,从而逐步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路。
        2.4 推翻常规思维教学,摸索创新解题技巧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由于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一定的数学学习思维,所以大脑当中储存的数学概念以及数学解题经验不足,所以难以通过灵活的思维来对待数学的相关习题。教师要了解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现状,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来进行教学的创新引导,通过摸索新型的教学技巧,强化学生的问题接受能力,增强学生对于问题把握的灵活性来进行教学的拓展,使学生能够做到恍然大悟,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掌握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探索习惯。
        总而言之,逆向思维是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准确率,使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晓兰.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策略[J].才智,2020(35):72-73.
        [2]骆善锋.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