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杨涛
[导读] 在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方式应该进行改变
        杨涛
        广元市实验中学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方式应该进行改变、调整,尤其是数学这种传统的、主要的科目。当前部分教师不知道要怎么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仅没办法将知识理解、掌握,各项数学能力、数学思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本文结合以下新高考的要求提出几种简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
        一、新高考之基础知识的夯实
        数学学科虽然综合性很强,但是其知识的难度是一点一点增加的。简单来说,就是基础知识永远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和掌握能力的前提。而在新高考中,一般会在前八个题考查集合的概念或运算、复数的运算、算法的流程逻辑、古典概型概率的运算、三角函数的图像、频率的分布、等比数列等基础内容。在九到十二题,一般会在基础题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变化,或者增加一定的难度。
        选择题、填空题一般考查的是函数、复数的运算、圆锥曲线图形特征或方程、集合、数列、统计等内容。除了选择题填空题之外,解答题也是一点一点的增添难度的。大题的第一个问题是最基础的,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只要运用对公式就能拿分;第二个问题就会比第一个问题更难一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并结合公式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第三个问题的难度会更高。但是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由此可见,基础知识在高考数学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基础知识的考查的频率是多高。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基础知识的教授、夯实重视起来。具体来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将教材中提到的、介绍的、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数学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等进行讲解,要让学生将其理清,并将其有效地掌握。尤其是数学概念,其呈现方式一般都是文字。很多学生在学习概念的时候一般只会记忆大概的内容,并不会详细地去学习。殊不知,概念中是有很多核心内容的,这些核心内容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将教材中的例题有效的掌握,将教材后附带的习题熟练掌握。因为教材中的题目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反映出了知识要点,也将这一章节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突出了。总而言之,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将基础知识的教学当做一个重点,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将基础知识重视起来,要让学生将其熟练地掌握。
        二、新高考之缜密思维的打磨
        教师要知道,数学学习是非常重视逻辑思维的。简单来说,就是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学生需要让自己的思维科学、合理、严谨、条理、灵活。例如在数学试卷中的填空题中,有的会考查函数的零点、周期函数的性质、函数图像的交点等的结合,有的会考查正余弦定理。
        在数学试卷中的解答题中,有的会考查偶函数的判断、不等式恒成立等知识,有的会考查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大小比较等,又如在12年的全国试卷中,对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进行了考查,而且将角进行了灵活的拆分,还让学生尝试去运用二倍公式解决问题。解这样的题的时候,需要将角的取值范围考虑到,要将增根这种情况避免。还有一道题考查的是圆与直线之间的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圆的一般方程式、标准方程式。学生想要将其正确的解答就需要将“若直线y=kx-2至少存在一点,以该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和圆c之间有公共点”有效的理解、掌握。除此之外,还有的题目考查到了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发现,这些考点是较为分散的,而且在解答大题的时候,学生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而这,考查的是学生的联想能力、思维能力、将知识交并的能力。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基于综合知识的教学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多个章节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遇到相应的题目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解答。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推论、反问、假设等教学方式有效地运用起来。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的正确性可以得到有效的考查,学生的思维会逐渐地变得缜密。总而言之,就是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的缜密性进行培养。
        三、新高考之解题技巧的传授
        数学题型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数学题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解。所以想要让学生的解题速度、解题准确度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需要将一些解题技巧教授给学生。一般常见的解题技巧有发散求解、代入求解、数形结合等。
        教师除了要将这些解题技巧教授给学生,还需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考试中无法将自己的成绩提高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太过薄弱、学生欠缺数学能力、学生没有好好审题。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一课时,鉴于学生对数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笔者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而为了让学生把握住探究的方向和目标,笔者结合新教材内容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1)阅读教材上给出的四个案例,总结其中数列的规律,并对数列进行命名,然后抽象其概念;(2)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分析相关的例题。在任务的驱动下,各小组积极展开探究活动。首先,学生认真观察书上列举的几个数列,寻找其中的规律,并用代数式进行归纳,然后,在课本的引导下,学生引出“等比数列”这一名词。但是,学生抽象思维较差,不能独立概括等比数列的定义,于是结合教材上的提示,提醒学生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来抽象等比数列的概念,以优化学生的探究方法。而在推导等比数列的两个重要公式时,我则建议各组组长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即每部分成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之后得到正确结论的成员把自己的方法和推导步骤分享给本组同学,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最后,笔者将本节课内容拆分成几个模块,让各组学生轮流讲课,呈现本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或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进步。
        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才能让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引路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引导。鉴于新高考的题目表现为将数学思想、知识要点、运用能力进行了兼顾与融合,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抓住这一特征,进行有效的教学。上述提供了几种新高考背景下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新高考之基础知识的夯实、新高考之缜密思维的打磨、新高考之解题技巧的传授、新高考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新高考之心理素质的提升,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有效地吸收、内化,才能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黄雄伟.试论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J].高考,2016(12).
        [2]徐泽贵.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
        [3] 周德龙.试论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0):00228-00228.
        [4] 苗增海.试论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J].软件:电子版,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