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倩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一中学 017300
摘要:教育惩罚自古就存在于我国的教育理念中,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依然普遍存在于各级教学工作中,老师对教育惩罚正当、恰当地运用,可以很好地督促学生早日改正错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基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而现代教育中,以人文教育为主旨,使得人们对教育惩罚有了较多不同的看法,本文针对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对教育惩罚的合理、合规应用展开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教育惩罚;合理
一、推动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法律法规的健全
政府机构与有关部门要坚持提升教育惩罚工作的标准化,持续建立完善教育惩罚相关条例法规,使老师的教育惩罚手段获得标准化、教育惩罚固有的作用获得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大幅提升。整句智能原创教育惩罚相关条例法规要确定以下几个方面:
1、对老师使用教育惩罚权利的详尽范围给出明文规定
对于和教育惩罚工作相关的各项明文规定,政府应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完善和健全,在规定中,应针对班级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老师相应的处理意见,针对错误行为,老师可以采用管理教育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规定应详细明确,学生有怎样的行为,老师应当如何应对,在学生有哪些行为时,老师可以适当采用惩罚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如此的状况下,老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实行教育惩罚,使犯错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批评,同时,班主任能够准确使用自己管理班级日常的权利,从而,使学生得到应有的批评,老师的管理行为得到管束,有效避免了不适当教育惩罚情况的出现。在明文规定的法律背景下,想必学生和家长对于老师的教育方式不会再存在歧义,有效缓解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分歧。
2、在法律法规中对老师错误的教育惩罚行为进行明确说明
教育惩罚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行为本身的错误,并予以改正,老师在进行教育惩罚时应恰当,不过度惩罚,更不能在惩罚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否则,老师就将受到来自法律的制裁。从而,有效避免老师对学生实行过度责罚,使老师的日常行为得到规范和管束,有效保证学生的权益不受损害。
二、持续提升老师的基本素养
为了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持续提升老师的基本素养,这也是使老师顺利实施恰当教育惩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保障。
学校需持续增强老师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在约定的时期内,组织老师开展与之相关的培训、讲座、会议等,使老师在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能做到基本的依法而行。再者,如果老师自身具有较好的道德素养,那么在对班级实行管理时,就更容易使学生信服,所以,学校应该持续强化老师本身的道德素养。最后,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老师应经常与学生、家长之间形成互动,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在持续沟通的前提下开展教育,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高效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惩罚方法,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初中生即将面对中考,所以普遍压力较大,经常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严重的还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老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依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因人施教。老师要明白,教育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老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心理情况的前提下,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在此过程中对学生施以激励、赞扬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出合理的责罚以及约束。
老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因人制宜、以人为本,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老师应对学生有基本的尊重,与学生之间做好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合理使用赞扬、责罚、约束等各种教育手段,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对班级管理方法不断创新
为了可以更好地顺应时代,老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也要善于创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老师可以先听取一下其他同学的想法,鼓励学生为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学生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渐渐学会换位思考。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可以对学生可接受的责罚程度有所了解,进而使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时不会过度,做到可进可退,即使学生可以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同时又以较为温和的方式辅助学生对错误进行改正,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效果。
结语:言而总之,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教育惩罚是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老师对犯错的学生实行适当的、合理的教育惩罚,有利于学生对自身错误有所认知,并促使其积极改正。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初中班级管理过程里,一部分老师对教育惩罚过分运用,从而对学生的身心都造成了较大的作害,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基本权利,因此,对初中班级管理中教育惩罚的适当合理应用展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必须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来监督和促进老师对教育惩罚的适当合理的应用,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全方位推动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悦.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150-151.
[2]颜湘茹,廖晶琰.汉语课堂管理中奖惩案例分析——以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小学部为例[J].海外华文教育,2015(3):377-388.
[3]黄巧玲.教育惩罚的张力与限度——小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惩罚[J].基础教育,2013(1):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