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卜继国
[导读] 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关注点。对于学前教育专业
        卜继国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职教中心  068150
        摘要: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关注点。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这些年在社会上的关注度是在不断地提升。乐理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将有效地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挖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生活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样就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乐理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乐理课程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和原则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得进步,更多的人关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专业课程学习环境,推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尊重上面所提到的思想,将中职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建更具有趣味性、生动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来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将自己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引导中职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含义进行深入地挖掘。中职学生如果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助解决。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老师要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化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中职学生,有助于学生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中职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因为每个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水平也是有所差别的。一些中职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成长过程中很难接受高质量的音乐教学。本身音乐课程知识的学习也相对枯燥,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很难激发出来。但是城市中的中职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普遍比较好,大多从小就接受过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在音乐学习接受能力上显得比较强,这样中职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不一样,造成乐理课程教学难度在无形中得到增加。
        第二,乐理课程教材比较缺乏,教学资源明显不足。当前学中等职业学校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大多都是为音乐专业学生所准备的,专业性很强,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在理解上难度很大,所以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乐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乐理知识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未能做到有效地结合,缺少学前教育所需要的幼儿音乐教学内容,通常所选取的儿童曲目大多老旧,与新时期的音乐风格不相符,所以很难赢得学生的喜欢。还要看到,乐理教材资源严重匮乏,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将影响到学前专业学生乐理课程知识学习的质量。
        第三,乐理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老师虽然理论知识水平比较高,但普遍存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经验不足,对学前教育的特点不能有效地掌握。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乐理课程教学中不能指定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案,大多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乐理课程教学的和实际教学工作的需求不一致,这样使得中职学生普遍对乐理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
        三、学前教育专业提升乐理课程教学水平的方法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教材作为乐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

乐理教材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学前教育乐理课程老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要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也可以师生一起来选择合适的教材。这是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确保学生对乐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二)创建更加轻松、愉悦的乐理课堂教学氛围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适当地安排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听着音乐旋律来做一些肢体动作,这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很好的锻炼,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认识水平,让学生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来感悟音乐课程的魅力。另外,课堂中老师可以用一些流行歌曲作为教学主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经典歌曲,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慢慢地体会到经典音乐的内涵,这样全面提升中职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水平。此外,乐理老师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特点,选择一些经典性学生容易理解的儿童歌曲,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训练,让乐理课程教学内容不再枯燥,营造更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充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
        在学前教育领域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将会让课程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在中等职业学校乐理课程教学中充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首先就要注重对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充分地运用,注重发掘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的优势,将枯燥的课堂教学知识讲解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从未见过的视觉冲击,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在乐理课程教学中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会增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推动学生学习质量的持续提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运用将有效地拓展学生对乐理知识学习的范围,创新了课程教学方式,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乐理知识。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还要注重深化乐理知识,推动中职学生对阅历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最终推动中职学生音乐文化素养水平的持续提升。
        (四)锻炼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提升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上面说过,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差,所以乐理问题分析能力比较低。乐理知识一旦比较复杂的话,学生就不能有效地理解乐理知识的内涵。从乐理老师的角度来说,就需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努力锻炼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对乐理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将不同乐理知识点的关联找出来。比如,有的音乐知识点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乐理知识丰富,这就需要乐理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乐理知识展开分析,推动学生对乐理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五)注重提升专业性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本大多未能有效地结合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这个答复点内容来制定,将在节奏韵律上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要求,同时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显得不足,所选取的儿童歌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乐理老师要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要注重锻炼学生而定节奏韵律。在课堂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从口风琴、木鱼等乐器中掌握弹奏方式,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最为关键的将有效地丰富学生的音乐演奏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添添.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实践课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7):137-139.
        [2]?周昕佚,陈小雪.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5):190-191.
        [3]?杨峰.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与教学[J]北方音乐,2014(13):109-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