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志强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的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的教学方法,各个学校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其运用方法。尤其是高中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一个完整严谨的体系,在学习地理的时候思维要放开,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多角度和多方面考虑。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建立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整合和规划,将理论知识的讲解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知识展现应用,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详细探析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高中课堂;地理教学;思维导图;实践能力
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各个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或主次,或并列,或递进,或因果的逻辑关系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让人系统性而有逻辑性地理解和掌握当前知识框架。同时,思维导图还允许制作者运用鲜明的颜色、加粗凸显等手法,把知识点中的关键部分建立起记忆联系链接,简单而有效,这对于学生掌握重难知识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大有便利。
根据思维导图所能起到的这些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师“教”的工具和学生“学”的工具,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为学生学习探索进步提供助力[1]。
一、直观展示自然地理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知识掌握能力
高中生刚开始接触的地理内容是自然地理,这部分的地理内容讲解基本上是从空间范围入手,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水圈、地表形态等内容开始的,要掌握这些要素,就需要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多角度地对其概念进行展示和解释,多样性的构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整合自然地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主要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大方面展开对自然地理知识点的整合。在思维导图上由一个大树主干延伸出这四大分枝,然后各大分枝又延伸出下一级知识分枝,如大气圈的知识体系包括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布、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大气自然灾害等。在这三个知识分枝下又各自延伸更小一级的知识点分枝,就这样逐级延伸,最后出现具体的知识“树叶”[2]。这样一来,整个知识框架就被系统化地直观展示出来,学生明白每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在通晓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进行原因探究,比起简单的语言引导更具体形象,既能深化已有知识,也能让新知识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系统展示区域地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记忆体系
高中地理的学习涉及的方面是广泛的,但在高中地理的学习内容中,区域地理以区域作为载体,介绍人地关系、区域的开发整治等。各个模块之间,不是分割开来没有联系,而是相互联系构成网络状的知识体系,知识的联系性强,发散性也强。
指导高中生厘清结构复杂、信息量大、内容综合性强的地理知识内容,并且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许多地理教师头疼的问题。若仅仅依托死记硬背的方式极容易引起学生的认知障碍。根据对学生学习地理情况的掌握程度,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面临最大的难点就是后期记忆不清晰。
例如,在学习“荒漠化的防治”这一课时,书本上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荒漠化发生的原因,但这些原因分布的比较分散,没有整体性。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教师可以自行为学生构建一个逻辑性的框架,学生填写这些框架,在填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对这些知识进行很好的体系划分,能够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理解思考的基础上对这些洞悉转化,更高层次的提高就需要学生对这些类别之间进行一个相关的联系,能够有效的抓住其中的重点内容,这样一个整体的思维导图就得到构建[3]。同时学生在后期进行记忆时也能够加快记忆的速度,提升记忆的质量,不仅能记忆最基本的产生原因,也能够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三、汇总构建人文地理思维导图,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无论各学科,不分文理,都要进行的重要工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为学生长远的进步发展做考虑的。思维导图还可以展示一个思考点,并由此一点发散延伸出多个思考点,从而形成一个网络,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思维发散的过程,学生在观察这样的直观展示后,能够形成发散型的思维,这对于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
人文地理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口、城市、农业区域等一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此教学中常常出现老师讲了学生听明白了但是做题又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对概念的联结关系认识程度不深,没有进行深度区分,事物间的关系模糊不清。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内容和日常的生活情况,分门别类的进行汇总[4]。对于学生没有提到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补充,通过发散的形式来由一个想法延伸到多个相关想法,继而启发学生从一个最初的想法中找到延伸点来联想到其它想法中,让学生在参与思维导图的设计的同时,充分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掌握、解决问题、思维发散上的进步。
结束语:
地理作为知识点繁多的一门学科,对高中生而言也有着相应的学习难度。思维导图的精要概论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和逻辑联系,其灵活应用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学生记忆理解困难的问题。思维导图的设计需要教师对高中地理的整体模块有熟练和清晰的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整个知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自然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目标都会有一个较好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衍才. 探析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J]. 考试周刊,2021(10):153-154.
[2]韩卫.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探讨[J]. 西藏教育,2020(1):19-22.
[3]李国迎.“思维导图式”板书设计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资源,2021,17(2):52-54.
[4]李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53.作者信息:阳志强,男(1986.1-),汉族,四川泸州人,本科,四川省泸州市泸州老窖天府中学,主要从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