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顺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高铁新区学校 青海海东 810699
摘要:数学游戏是以数学知识、内容、问题、活动为载体,将游戏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体味、了解数学的内涵与价值,魅力与本真,达到增强数学教学趣味性、娱乐性、实效性目的的教学手段与认知途径。将数学游戏充分衍射至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可以从不同层面实现对学生认知潜能的开掘、数学素养的素质、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促进初中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与铺垫。而且,在数学游戏的驱使与引领下,传统数学课堂模式单一、生态乏味的困境将被切实打破,更利于对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调动。基于此,教师应该以数学游戏为辅助,积极探寻数学游戏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科学策略与辅助途径,并通过对数学游戏作用的发挥,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知视域,以切实增强初中数学教学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达到调动学生数学兴趣,塑造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游戏;初中数学;数学教学;价值;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抽象性更强的认知工具,其教学的效能与质量,不仅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认知发展,更折射着教师的素养与水平。而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则更应该以切实创新其模式、不断拓宽其路径、充分优化其策略为导向,就一些比较复杂、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教学内容予以延展,让学生在领悟数学内涵的基础上获得认知蜕变,内化思想方法,提升综合素养,达到更好提升教学效能,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利用数学游戏实施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将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相融合、相衔接的游戏资源、素材、活动等引入学生视域,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体悟数学魅力、开展实践探究中高效学习数学,更好发展自我。将初中数学教学推向全新高度,使学生数学素养得到充分塑造。
一、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与传统教学方式、策略、手段相比,数学游戏更利于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且可以从不同领域、层面来开掘学生的数学认知认知潜能,将学生引入更为宽泛的认识视域,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认知能力、获得需要满足。而且,随着数学游戏的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针对性将切实增强,更利于对学生天性的释放。随着学生在数学课堂参与度、交互性的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自会获得进一步彰显,很多看似复杂、深奥、疑难的数学问题,也会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下获得即时化解,对应的课堂氛围将会更加和谐,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化解,初中数学教学效能势必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另外,在一些探究性、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游戏驱动下,师生、生生的课堂交互、协作也会更加频繁,于无形之间便拉近了师生距离,既变革了教学模式,又增强了教学效率。
二、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将数学游戏应用至初中数学教学的不同环节,自会受到不一样的效果,对学生的认知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因此,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特性与具体教学需要,教师应加强对数学游戏的灵活选用、充分开掘,并就其适当重构、予以创新、科学借助,以促使学生在数学游戏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更好学习数学知识。
1.利用数学游戏开展教学导入,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形象生动的课堂导入,更易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了保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数学游戏开展教学导入的方式来构建教学生态,并结合对应教学内容,就一些辅助性游戏资源、道具、素材等灵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规律,获得认知迁移,带着浓厚兴趣感知数学之魅力,积极探索数学之内涵,实现认知需要的满足。例如,在开展“概率”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两枚一元硬币,和学生一起玩“猜硬币”游戏,并确立游戏规则:将两枚一元钱的硬币抛向空中,待到硬币落到桌面后观察,出现一正一反的情况,老师获胜;出现花色一样的情况,则学生获胜。
在学生和老师一起玩的不亦乐乎时,教师即时设问:大家觉得这一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呢?并让学生自主统计游戏结果,开展分析论证,继续思考:向上抛10次、20次、30次、40次的结果一样吗?怎样才能保证游戏规则公平呢?这种以游戏为引领的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与直观体验,其对“概率”的概念、计算等也会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2.应用数学游戏进行探究实践,变革学生思维路径
很多数学规律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将抽象的定理、性质、公式等转换为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数学游戏,则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学生的思维路径也会因为游戏的启发而得到转变,使数学学习瞬间变得触手可及。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引入数学游戏的方式来落实教学指导,并通过对游戏价值的发挥,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去探索、去分析、去研究,就自己对不同游戏活动中涉及的现象进行猜想、推导、演绎,在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中理解数学的奥妙与神奇,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使数学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深入。而且,在诸多实践性、探究性游戏的驱使下,初中数学课堂的生命力也会得到全面释放,更利于对学生认知潜能的激活。例如,在开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不同长度、颜色的木棒,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自主构建“三角形”,并就自己摆放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所产生的问题予以研讨交互,以总结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规律:当任何两根小棒的和大于第三根时,这三根小棒便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一实践类游戏的设计与融入,无形之中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也强化了学生对抽象规律的感知。而且,学生在采用不同途径摆放三角形的过程中,其创新能力、创造意识、求异思维均得到了更好发展。
3.借用数学游戏落实检查反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必要的课后巩固与检查、反馈与思考,既可以强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摆脱题海战术的误区,使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完成某一教学内容学习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发散性、生活性检查反馈作业,让学生在数学游戏的引领下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验证,将数学巩固环节引入探究内化领域,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塑造。例如,在完成“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制作“抽奖”转盘,模拟节日超市促销期间的幸运抽奖。转盘设置为:白色区域表示没有获奖;红色区域表示有50元的代金券,黄色区域表示有30元的代金券,而绿色区域则表示有10元的代金券。然后模拟促销场景,设问:假如老师获得了一次抽奖机会,请问老师获得30元代金券的概率是多少呢?获得50元代金券的概率是多少呢?让学生在不断转动转盘,开展计算、推导、分析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实现对其核心素养的塑造。
三、结论
总之,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积极作用,而加强对数学游戏价值的发挥,可以使数学课堂重燃其生机与活力,为帮助学生深层次、高质量学数学、用数学提供了铺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游戏作用的发挥,初中数学教学将被引入全新视域,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掘了学生的认知潜能,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且可以全面凸显数学的育人功能与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借助数学游戏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时,应加强对学生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的了解与考量,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用辅助素材资源,来构建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数学,用数学,参与实践、开展探索、进行分析、开展论证、互相协作,在确保数学游戏价值最大限度彰显的基础上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宏文.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新智慧,2019(33):105.
[2]段兴霞.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85):101+103.
[3]支伟.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83):109+118.
[4]杨思杰. 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N]. 贵州民族报,2019-07-30(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