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周海霞
[导读] 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被频频提及
        周海霞
        山西省侯马市路西小学   043000
        摘要: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创新型人才培养被频频提及,但是作为一种能力,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从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即小学教育阶段抓起。小学阶段是最基础的学段,语文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学科,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好不过,但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直接进行创新活动几乎不可能,所以该阶段重在养成创新的习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生个人发展;学习习惯
引言
        小学语文是一门把情感教育、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集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1创新教育概述
1.1创新教育概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利用先进高效的教学方式,综合发展小学生的思维与文化素质,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体系。以创新教育为导向的语文课程中,教师应侧重培养小学生的实践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教学活动,在激发个人学习潜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水平。
1.2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潜能。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以此为依据,采用鼓励方法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学期间应用创新教育,可以使学生由自身情感出发探索问题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创新教育方法时应结合教材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其次,可以满足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内在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后,可以满足语文学科的内涵要求。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创新教育可以发展学科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此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
2.1对学生而言
        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多依赖书本、教师等途径获取知识,但是其个人能力的发展要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身心发育的奠基阶段,学生的各项基础能力和进入社会后的发展能力都需要在这个阶段进行基础的意识性培养,创新能力就是其中之一。首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最基础学段的最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开始其他学科学习前进入学习状态,完成从依赖外界知识输入到自主探索的心态转变。其次,当学生完成学业,从学习阶段进入到工作阶段,就是从知识输入、能力培养到知识输出、能力展现的转变,此时创新能力在所有能力中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能够创新,意味着学生能够在工作中举一反三,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因此无论对学习还是对工作,创新能力都具有很大作用。最后,创新对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生存发展的能力,还是生活品质提高的一种方式。能创新,敢创新,表明学生有足够的新理念帮助自己实现享受生活的目的,提高生活品质。
2.2对国家而言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规划早已被提出,但多年来收效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缺失。拥有一种能力,并非朝夕之间就能完成,而是要日积月累培养其心性积淀其知识。

当下创新型人才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创新战略”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栋梁,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与其期待成年人朝夕间能够创新,不如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做好义务教育时期的各项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今天的小学生就是明天国家的中流砥柱,因此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揠苗助长,而是未雨绸缪。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3.1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定式思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3.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的思维创新
        小学的语文课堂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发展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思多问”,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言,善于思考问题,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不仅仅是“问”,更重要的是“答”。小学生要对已经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由于生活经历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千差万别,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分享,并不一定要将书本的知识“奉为圭臬”,也不要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是学生可以进行思考、讨论和发言的地方,这样才能在仅有的课本知识中推陈出新。
3.3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便是课外活动,它具备灵活性、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为了帮助小学生锻炼自身创新能力,教师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为学生营造展示才能的舞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场地、设施与资料。为了拓宽学生课内知识,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开展服务活动,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创建广播站、少儿剧团以及出版报刊等,通过教育与实践挖掘创新意识。在报刊、少儿剧团、广播站等建设出版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充当小编辑、节目主持人以及小记者等角色,利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开展工作,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为此后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4创新教学考评
以往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更为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依据,并未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年幼孩子更需要获得成就感,希望自己的技能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创新思维。对此,教师不但应重视学生的期末与期中成绩,还应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利用能力,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均应给出积极评价,热情肯定富有创新性的作品,保护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使学生可以在评价中看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真正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结语
创        新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对学生自身发展,学习工作以及提高个人生活品质都有好处。一个会创新的学生力量有限,但是一批批、一代代的拥有足够创新能力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合适的教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引导学生;要打造素质全新的教师队伍,用教师素质影响学生;要培养教师新的教学方式,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最后用新的理念,新的素质以及新的方式培养学生新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玲.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27).
[2]董雪.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