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郑福气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强化小说教学,提高小说教学的实效性
        郑福气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金火中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强化小说教学,提高小说教学的实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丰富其文学修养。本文从小说线索、人物形象、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分析如何开展初中语文小说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探究
        小说是叙述性极强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语言艺术简约灵巧,人物形象逼真,内蕴丰富,主题深刻。学生可以通过小说提升文化品位,积累文化内涵,收集素材,提升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积极改善教育观念,设计良好的小说教学课堂,使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质量得到一定提升。本文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了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理清小说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将小说中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和思想内蕴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只要将线索梳理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就可了然于心。所以,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将小说的情节发展线索清晰梳理,以此为基础,学生就可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脉【1】。
        小说线索的类型多样化,有的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将故事情节连成一体;鲁迅的小说《社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赵庄看戏”是文章的中心事件,依据此事以“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的顺序依次铺开。有的小说以空间为线索将故事串联起来,并按照地点转换组织故事情节;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文章以鲁迅回乡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情节发展由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一线索构成。还有的小说拥有明、暗两条线索,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文章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为线索,情节动人心弦、跌宕起伏,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迥然不同的态度变化为明线,于勒的财政变化则是暗线,这两条明、暗线索相互穿插,逼真、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人之间丑恶的金钱关系,资本主义社会黑暗至极,腐朽堕落。所以,在将线索梳理清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条理清晰,了解文章特点,继而摘出文章的主要线索,以此帮助学生梳理情节发展线索,了解故事来龙去脉。
        二、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性格
        小说的人物形象通常都栩栩如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格外重视人物,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让其阅读、品味文章细节,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了解具体形象,争取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显现出大致轮廓,从而感同身受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只有仔细咀嚼文章,细心感觉体悟,深入研究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从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比如,在鲁迅的《孔乙己》这一节课中中,教师要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不能忽略重点和精彩片段,并引导学生从孔乙己的外形、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入手,依次找出最能代表人物形象的一个句子,抓住关键词并深入探究其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掌握人物形象,体悟小说的中心主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对孔乙己的外形做了大致描写,将他的特殊身份做了简明概括,预示了悲剧必然发生。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短短的几句从肖像和语言描写入手,将孔乙己的热衷功名、迂腐至极、自视甚高、自欺欺人的性格刻画出来。“便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句中,“排”字把孔乙己穷酸却忍不住炫耀的心理逼真地表现出来。在“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这一句中,“摸”这一动作与之前的“排出九文大钱”形成鲜明的比照,刻画出了当时孔乙己的境地极其艰难,他已经穷困潦倒了。“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当中,“走”是关键词,突出描写了丁举人的残忍、霸道,揭露出孔乙己悲惨的命运。
        三、揣摩表现手法,把握思想主题
        小说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主题体现、情节设计、塑造人物、营造环境等方面体现得极其明显,包含了刻画细节、以小见大、象征、渲染、伏笔、铺垫、衬托、悬念、对比、照应等艺术手法。教师务必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仔细阅读,对文章的表现手法进行耐心地揣摩,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写作特色,悉心了解写作技巧,继而掌握文章的主题,提升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和审美品味。
        比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通过街头巷尾平常的狗咬人这一事件,将人民在沙皇的统治下活得不如狗的黑暗现实揭露出来,暴露出警察制度的反动,写出了处在虚伪官僚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统治。比如,鲁迅的《社戏》开篇便写了“我”跟着母亲回乡省亲,同乡的伙伴们对“我”都异常的热情是都是为了后文看社戏时,以“我”受到的种种关照为文章的奠基石。比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将范进中举前后两种不同的境况作了鲜明的比照,以犀利的笔锋批判了科举制度毒害人民这一社会现象,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下极其黑暗的丑恶社会现实。
        教师开展初中阶段的语文小说教学时,务必时刻引导学生,让学生将情节、人物、环境这小说三要素掌握好。教师要实施多种教育手段,积极设计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热情,主动学习语文,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正琴.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策略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10):76-76.
        【2】杨梦凡. 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