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柴晓婷
[导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
        柴晓婷
        青海省西宁市第七中学 邮编:810008
        摘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有了它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并快乐的学习,而且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很多初中生对数学出现畏难情绪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数学;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学好数学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缜密,培养学生的严谨学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由于数学严谨的逻辑性,很多学生都出现了畏难情绪,觉得数学太难学,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懈怠的心理,久而久之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和热情,甚至放弃了数学[1]。导致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在于学生自身,还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上。课堂上,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有些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不能当堂消化吸收。还有可能是教师没有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填鸭式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接受的怎么样,可以说,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毫无质量和效果可言。数学本就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用干巴巴的语言讲课,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总之,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了问题。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要转变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肯定新课改,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等。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魅力,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学
        初中生尚处于发展中,他们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极容易受到教师一言一行的影响,他们喜欢一个人也很简单,一个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教师,会很受学生的喜欢,而学生喜欢老师,也就容易喜欢上这个老师所教的课。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提升自身的魅力以及专业素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书籍,增加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比如,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除了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涉猎文学方面、名人传记、物理、化学等方面的书籍。试想一下,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名人的成长成才的故事,应该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2]。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比较枯燥,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堂课下来,学生很容易疲劳,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授课,再加上丰富的表情,适当的肢体动作等,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种轻松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开动脑筋。而幽默风趣的语言,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广泛涉猎专业和非专业书籍。
        (二)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教学
        因材施教,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靠教师的教,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师生之间很少有互动。新课改实施之后,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开发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教师要想发掘多种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需要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所谓钻研教材就是对新课改之后的教材内容了如指掌,了解每一课与每一课之间的关联,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联,因为这关系到一个知识迁移的问题,如果上一堂课没有学好,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下一堂课的学习。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师要从教材的忠实拥护者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使教材内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所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型结构和能力型结构以及非智力性因素。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3]。
        (三)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
        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课堂上教师就是权威,一切以教师的教为主,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但自从实施了新课改以来,课堂上就不是围绕着教师的教了,而是学生的学。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是随老师任意塑造的泥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自己会思考、观察、分析、学习,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学习,学习只能靠学生自己。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中心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教师如果要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加给学生,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学内容,就只能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求、条件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就会自主、积极地学习,而且学习也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起来也会事半功倍。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中蕴含着他们的兴奋点,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旦周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138-139.
        [2]刘训春.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6(06):7-8.
        [3]陈黎仙.浅谈新常态下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1):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