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王超
[导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
        王超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以及运用物理知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地发挥物理实际育人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将教学重点放在核心素养思想上,以合理方法促进其有效贯通,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全面发展他们的各种素质,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更有实效地开展,为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此问题作了探讨,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传统物理教学局限于考试,偏重于教师讲授,注重学生的考分获取,一度将学生的自主性忽略。教师应转变学科本位观念,在新课标要求下,要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于物理课堂之中,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唯有综合考虑学生的需要,并不懈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法来精心设计课堂,才能不断提质增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开展生活教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不应拘泥于教材,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以有效地化解知识理解的困难,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拉近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距离,可以增强课堂生动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意识,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例如:以"加速度"教学为例,教师应该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然后创建以下场景:十字路口有辆重型卡车和小汽车都在等红灯,当两车同时绿灯时,你感觉到了什么?你能描述一下它们在运动方面有什么不同吗?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此情景有较强的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再将学生的观点融合,引入加速的概念,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多边互动交流,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理解物理概念,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激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究,并增强生生、师生的课堂互动交流,从而改变以往“一言堂”授课模式。并且,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的过程中,我们还应侧重于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培养,使他们无论在理解物理新知,还是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思维都更加灵活变通。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清物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知识点的重点,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以"向心力"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增强课堂的多边互动和探究,为学生设计一种向心力学习情境。

第一,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教授向心力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向心力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第二,在讲解向心力知识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可采取问导学的方式,如在测量向心力时,有哪些影响因素是需要考虑的?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经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学生提出的观点。随后教师进行实验探讨的环节,如设计"向心力与小球质量关系实验",发动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好数据记录。生生、师生间通过互动交流,以及动手实验,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践行能力,为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奠定基础。
        三、指导问题探究,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材内容也相继进行了调整,以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新教材中的部分物理知识点没有呈现出清晰的逻辑关系,同时又添加了一些较粗放的知识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应发掘课本中粗放的知识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例如:以《行星的运动》教学为例,该课涉及行星的运动轨迹为椭圆的问题,高中阶段是近似处理为圆周的问题,而课本中省去了“它的运动性质为何可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这个问题,教师可针对该点来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开普勒定律进行推论,最终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四、导入物理史料小故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教师应适当丰富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适当引导与物理相关的前人研究历程,将学科情感教育渗透到学生身上,激发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懈追求的精神,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视。
        例如: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有磁场,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个偶然事件,而运气占了很大比例。但事实上,在这之前,富兰克林的莱顿酒瓶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思考和尝试,才有了那个所谓的"偶然发现"。尔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为发电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前人不同的是,教师不应仅仅关注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应关注于科学家对科学实验的态度与品质。他们在发现这种现象的过程中,勇于尝试,不畏失败,善于观察,勤奋钻研。这样对高高中生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教会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这样的精神财富会对强盗们有利,这也是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更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把物理学科素养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另外,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师适时地导入与教学相关的物理史料小故事,将物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强多边互动交流,以问题为导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基础,深入探究,深刻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有效地掌握抽象的物理原理与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提高学习与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洪阿万.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13)
        [2]李俊.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202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