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德以德育人——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5期   作者:李冬梅
[导读] 德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性目标,要求教师在日常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
        李冬梅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龙头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德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性目标,要求教师在日常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先进和正确的政治思想文化。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视德育工作,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如何进一步渗透德育工作尤为关键,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重点从挖掘美术基础知识中的德育元素、绘画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元素、美术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德育元素、欣赏课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四个方面来分析论述初中美术课程的德育渗透策略。
        关键词:德育;初中美术;美术创作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思想形成的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虽然可以很好的塑造道德品质,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不仅对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德育培养力度,引导学生更好的培养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可以自主且积极的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1]。就当前阶段初中美术课堂所开展的德育培养工作来说,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德育渗透能力弱、德育培育落实力度不足,这些现存问题均对美术课堂的德育培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将德育渗透作为美术课程的重点之一,并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来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确保德育可以充分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新课改要求,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初中美术课程的德育渗透策略,现作如下的论述。
1.挖掘美术基础知识中的德育元素,落实德育渗透
        美术基础知识中蕴含着一些德育元素,但往往这类德育元素不容易被挖掘,导致无法有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就美术基础知识中的德育元素挖掘来说,教师要明确一点,即一方面要确保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可以有效开展,帮助学生掌握美术最基本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要寻求基础知识点与德育之间的关联点,将德育知识融入到基本知识点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2]。
        比如在向学生讲解色彩的原色与间色这一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将某一种色相的知识与德育内容结合起来,以此来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中国国旗,而后向学生提出三点问题,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国旗上的五角星是什么颜色的?”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准确回答。最后教师便可以引出课堂教学的主题,向学生讲解三原色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解中国国旗“红旗”与“五颗星星”的象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细致的了解国旗的知识,以此来萌发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另外,在讲到绿色这一原色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绿色环保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秉承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再比如讲解美术基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视频、文字、音乐、文本、漫画等媒体形式来创设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将德育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眼前。教师可以将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詹建俊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石鲁创作的中国画《转战陕北》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并引导学生对艺术画作加以欣赏,以此来切实体会每一幅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挖掘绘画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落实德育渗透
        中国画与书法均是我国十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文化意识培养和德育培养的重要载体,因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学会从中国画和书法中挖掘德育元素。有研究指出,当学生对中国艺术的了解程度越深时,其内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越容易被激发,且可以在作品欣赏中体会到诗情画意,形成民族特色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体系。为此,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时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点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意识,积极参与到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推广中来。
        比如在绘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帮助学生去感受罗中立浓厚的油彩与精微而细腻的笔触,探讨为何罗中立可以将《父亲》这一画作刻画的如此严谨朴实与细而不腻,继而去感悟人物形象。待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以“父亲”为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在作品完成后在班级上展示,在彼此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
3.挖掘美术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落实德育渗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之后的一种新的课程形式,主张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因为这一课程形式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因而非常适合渗透德育知识。为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来带领学生去参观美术博物馆,带领学生对传统画作加以观摩和学习,自己亲身去感受作品,学会从作品中领悟所要传达的文化气息,以此确保可以在目濡耳染下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力,并对作品蕴含的德育思想加以挖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开展德育。再比如教师可以在节假日带领学生去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生活情趣,以此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或相机记录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这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挖掘到更多的德育知识,可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来,让学生明白自己一直生活在美的环境中,随时可以接受到德育知识。
4.挖掘欣赏课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落实德育渗透
        欣赏能力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大目标,是初中美术教学必须重点对待的教学目标,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灵活渗透德育知识。
        比如在引导欣赏著名画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王式廓的《血衣》,这一名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的场景,整幅画作情节十分丰富,场景也较为宏大。当学生真实的看到这一幅画作时,必然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封建时代人民群众的血泪控诉,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继而肯定土地革命开展的重要意义,感受到我党始终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执政理念。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怒吼吧,中国》、《万言千语》等名作,让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知识。总的来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是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教师要多为学生展示带有丰富德育知识的画作,真正意义上落实德育。
5.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给予学生德育培养充分的重视,将德育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要将情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美术德育课中去。在实际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从美术基础知识、绘画、美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及名作欣赏中来挖掘德育知识,通过为学生创设多种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德育知识的学习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诚.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初探[J].教育观察(上旬),2019,8(04):68.
[2]赖细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课教学的实践探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11):61.
[3]党龙.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A版,2020,16(16):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