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或复习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期   作者:王玉芝
[导读] 思维导图的强大的功能众所周知。将它运用到做笔记,尤其是在预习或复习阶段的笔记当中去效果十分突出。
        王玉芝
        山东潍坊安丘金冢子中学  
        思维导图的强大的功能众所周知。将它运用到做笔记,尤其是在预习或复习阶段的笔记当中去效果十分突出。做相关思维导图要考虑怎样的布局才能把知识点梳理的更方便去巩固和记忆?怎样的模版才是最佳的预习或复习笔记模版呢?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有必要掌握的高效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大大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笔记,让我们快速跟上学霸的学习脚步,提高预习或复习效果。
        思维导图的绘制或构建需要一个详细的思维路线。首先要将知识分类。熟悉知识的边界,并且将这些边界清晰化,结合预习或复习的内容可根据预习或复习对象进行分类,作为初中学生,可参考书本上每章节的内容直接分类。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编码和提取,根据之前对思维导图内容的分类进行查看、复习、并记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知识框架下的小知识点。对于复习过程来说,思维导图则是复习的第一阶段,是归纳整理课本的知识点。在这个阶段,课本复习与全面预习的过程是相似的。我们需要画中心图和分析目录。然后将目录分析提炼,形成主干和核心分支。记录关键词的时候,尽可能精炼。也要注意各分支的布局,让每个分支都有足够的延伸空间。接下来教师和学生对预习或复习的知识  根据层次来进行排序,一部分一部分地完成预习或复习图。复习图与预习图的最大区别在于:预习的目标是探索全书感兴趣的知识,做初步知识结构的了解;而复习图的目标是完整梳理所有考点不遗漏。整个作图过程,一定要独立完成。如果一张纸画不下,可以分作两张纸来记录,每张纸分析半本书的内容。或者简化关键词,适当使用页码标记,做到在一张纸上完成相关的复习图或预习图。某些特别多的知识要点,再另作分图。思维导图的魔力,会在亲手绘制的过程中出现。因为寻找和整理关键词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知识的过程。只有绘制者本人可以做到,看见一张图想起相关的预习或复习的模块内容,以及完整的分析思考过程。旁观者只能判断图漂不漂亮,上面的关键词一共有几个。而绘制者则对相关模块知识了然于胸。 最后就是思维导图整理好之后,已建立好自己的知识层级,且有序丰富,利用这一软件就能够让我们将预习或副词的知识点分类且形成大体的结构,帮助我们记忆学习。
   例如在学习初中英语形容词和副词的过程中,对于形容词和副词在预习阶段需要认知的相关知识点作简要梳理,思维导图的展示是这样的:

        思维导图笔记的作用是建立知识框架、快速辅助记忆和深度解析问题,对于知识体系庞大、记忆内容又超多的知识模块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对思维进行很好的整归纳,在学习中面对较多知识点的学习点可以对其进行梳理。这样可以增强记忆力,并且能保证我们可以在后期使用的时候很方便。笔者在教学构成中和同学们一起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喜欢用思维导图来进行预习罗列和整理复习,首先它可以帮助梳理相关的知识体系,其次还能在脑海中之间建立内在的知识联系,再者也能就某一知识点来进行思维发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