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吴平
[导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理念
        吴平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完小学 166200
        摘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理念,明确美术教学的原则,积极开发创新教学方法,课上也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观察与想象的空间,才能促进学生创造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小学美术课堂引进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生动、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美术;教学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引进多媒体参与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集形、色、光、动、静、声于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全面的特点,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感知向更高层次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与参与度。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中的丰富资源,还能使其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教学资源选择性强,信息容量大,可以创建美术资源电子图书库;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形象,通过文字、图形、声音的有效结合,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得以打破,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运用中,还停留在图片展示的功能操作方面,对于学生美术知识的深入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实际运用中,还普遍存在着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过于依赖、运用不合理等,使其技术优势无法有效发挥。
2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1灵活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思考思维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展开教学,既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中教师辅佐学生学习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思维。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死板教学来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卓越优点的多媒体,更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使用多媒体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来解决学生对于语文课堂上乏味感。教师只有在课堂中确定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跟随着教师教学的脚步来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因此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去开阔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有效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素养
        如今,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美术学科提炼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大素养。其中,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线美术教师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理解、阐释作品,其中第一步便是观察、感知作品,用个人的知识经验进行初步的感知,再深入从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进行探究、识别与判断。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有时可见由于课堂时间不足,学生难以深入开展自主观察、主动探究活动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审美判断素养、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借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素养。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生活中、网络上优秀的作品,拓展教学的宽度,挖掘教学的深度。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学生对作品的形式美原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拓展了创造想象的思路,在后续的创意实践表达中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另外,运用多媒体声音处理技术,在赏析作品时能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音像的有效结合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觉体验,发展其审美情趣。在创作过程中,舒缓的音乐有助于激发创作想象力,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创意实践表达便能水到渠成。
        如,教师引导学生画出一片树林,可用电脑播放伴着鸟叫声的晨曲,让学生聆听感受,并想象画面:清晨的树林里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先是一只,逐渐增加几只……静谧的树林热闹起来。伴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学生欣然在纸上画上许多树,有远的,有近的,有全看得到的,也有被遮挡(重叠)的,有桃树、有柳树、有松树,再添画一些花草小鸟,用亮丽的色彩表现清晨树林朝气蓬勃的景象。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自然的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和机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手段呆板、模式化的情况,导致创新性不足,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听觉、视觉等方面的冲击,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艺术作品。
        (二)将多媒体和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还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并在学习过程中予以体现和发挥。教师可以通过其他学科知识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学习,进一步对其他学科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目前小学美术课程主要通过绘画和手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创造力,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训练学生自主学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其中合作学习模式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可结合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同时,营造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方式,对于色彩感知能力进行训练
        相比于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法会更加省时省力。通过多媒体把各种事物的颜色给学生呈现出来,教师通过制作关于美术的简单易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以及动态的小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走,一节课便显得简单而又充实,对于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进行训练,观看各种不同颜色的事物,丰富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思维。通过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动静结合,行色结合,往往得到的效果比简单的传统黑板教学事半功倍。
结束语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也使美术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在实际运用过程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感知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得到有效促进,学生的绘画技巧也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美术观察,2017(4):4-7.
[3]许亚利.多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自主探究式教学研究——以许昌市示范区三所小学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8-12.
[4]董伟.试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运用[J].辽宁教育,2018(21):69-70.

作者简介:
作者:吴平(1982.2.1)女,蒙古族,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人,西南大学大专毕业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完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
邮编:166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