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柞青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中学
摘 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核心目标,以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为基本目标,以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度为观测点和落脚点。综上所述,通用技术课程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全面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标准,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技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堂效率;高效课堂
通用技术学科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实践性,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优化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通用技术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怎样打造高效的高中通用技术有效课堂,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看法。
一、影响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效率的原因
1.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
通用技术是以实践性目的为主的教学课程,但因为该课程在国内起步较晚,属于较新式的课程,所以导致相关专业的授课教师较少,同时也有很多教师缺少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的支撑,教师们往往无法合理而科学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为科学的教学,这也是导致现阶段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单一化,教学内容表面化缺少实际价值的主要原因。而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通用技术教学不可忽视的根本性问题,因此,保障教师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同时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则是现代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未来发展的必要策略。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对高中其它课程相比需要较强的实践支撑,同时因为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有所空缺,所以,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其次,通用技术所包含的技术领域较广泛,核心素养则较复杂,同时涉及到的技术又缺少专业性,在此基础中因为高中学生对于实践性的技术比较陌生,因此很容易导致教学停留在表面,学生对于相关技能的理解模糊不清。 2.学生部分存在的问题分析
核心素养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可以解释为:通过让学生学校和了解实践性的技能,从而培养其科学的分析与表达、实践与总结的能力,是为了弥补现代高中学生所缺少的能力所创设的课程。然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教授的技术,因为与大学所教授的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别,同时因为多数高中学生轻视通用技术,只重视高考的科目,因此在课堂参与意识、专注力和自主探究等学习意识方面则有很大的不足。其次,核心素养针对了不同学生不同特点这一特征,要求突出通用技术的实用性和实际价值。例如:设计相关内容仍可分为平面与立体两个不同的领域。这对高中学生而言,在技术的掌握上无意加大了难度。因为涉及领域较广,学生只能有效的掌握或对一个或两个技能产生兴趣,过多的技术教学,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消失。
三、高中通用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途径
1.教师业务素质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课程,现有的教师几乎没有一个是大学通用技术专业毕业生,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意识。一个人的成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成长,一种是被动成长,主动成长的人把学习当成兴趣与快乐,进步较快;被动成长的人把学习当成负担,()必须在外力干预下才有进步。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做一个主动成长的人,才能较快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较快适应新课程对高素质教师的要求。
2.课程资源建设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保障
通用技术课程在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但各个省份实施新课程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对课程的研究不够,课程素材积累不够,相关的参考资料匮乏,对教师备课、业务提升、课堂教学等都有较大影响。首先,各级教研组织要加强教学研讨,开展网络教研、协作区教研,建立通用技术教研qq群、通用技术教研网,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资源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其次,相关出版机构、教研机构或有条件的学校应编辑出版优秀教学案例集、课堂教学实录(优质课光盘)、课程资源素材包(光盘)等;第三,通用技术教师要善于收集、挖掘、积累生活中有用的课程资源。
3.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课堂构建的有力抓手
(1)案例教学法
通用技术课程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通过案例掌握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并且案例的选择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事件。比如,在讲“技术的含义及作用”和“控制的概念”两节时,都用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知道,历经了两千年,我国古代人造控制工程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书本上的技术事件多数是生硬的、冰冷的,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很快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快速理解技术原理。比如,在讲“流程的设计”一节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流程设计过程并看懂加工图,老师用ppt展示了不同款式、大小、色彩的纸提兜图片,从而引出纸提兜的制作过程和设计流程。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个项目贯穿几节教学内容,通过某个项目载体让学生在“学中做”.
(4)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实践环节,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可以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比如,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在各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进行积极点评与鼓励,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设计方案以小组形式呈现,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
(5)学案导学法
目前,通用技术课学习材料缺乏,仅仅依靠教材使知识的学习受限,学案可以很好解决和弥补这个缺陷。比如,在“发现与明确问题”一节,可以设计一份学案,让学生找出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寻找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等。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研究,确保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由此来调动起学生与教师进行学习行为互动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体验去感受通用技术带给他们的改变,提高他们对于通用技术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技术课程标准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