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文·拓思维·润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文教学法在社会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童佳红
[导读]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在浩瀚的诗文中采撷瑰宝,选取诗文融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有助于学生延续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童佳红
        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    311200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在浩瀚的诗文中采撷瑰宝,选取诗文融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有助于学生延续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课堂吟诵,诗韵浮动。在开篇时引入,激情入境;在课中诵读,波澜再起;在结课时诵读,余音绕梁。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诗文教学   教学实践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学科核心素养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教研员牛学文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主义思想,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而历史与社会学科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同时,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课程资源的整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诗文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整合,致力于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融合,可促进历史与社会学科有效课堂的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三)现状分析
        纵观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我们总是看到一些老师和学生,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认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同时,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有待提高。作为一线教师,要将诗文融于社会课堂,实现社会学科和语文学科的完美互通,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联系,培养其综合思维。
        二、课堂教学实践
        (一)诗文入画 促空间感知
        七年级人文地理的知识,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来说,因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常常感到理解困难,对于地理方面的专业术语常常产生距离感。教师若将兼具人文性、科学性的诗文引入课堂,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能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在上七年级人文地理《气象万千》一课时,由于杭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主要以丘陵平原为主,学生对气温随着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的体会不够深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可被引入到本课教学,学生诵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教师提问:“人间、山寺,风光为何有如此差异呢?”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随着山地高度增加,气温随之下降,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约下降6℃,大林寺海拔约1200米,气温约比山脚低7℃,此外,教师引导学生翻阅图册,找到庐山,庐山地处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常年雨雾弥漫,日照不足,更降低了山上的气温。这样,学生通过古诗掌握了气温的差异不仅取决于纬度,还与垂直高度有关,也加深了对高原山地气候的理解,增强了地图意识。
        又如唐代诗人张敬忠的诗《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正是长安花落时”则可以用来讲解《气象万千》一课中气温随纬度差异发生变化这一知识点。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长安花落时,而五原的春色却姗姗来迟呢?生生合作,在中国地图上寻找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发现两地距海远近相同,但纬度差别较大。五原的纬度约北纬41度,而长安的纬度约北纬34度,五原的纬度比长安高了7度,相对热量不足,春天也来得晚些。学生通过古诗词感受了气温的纬度差异这一知识点,也加深了对地理空间的直观认知。
        (二)诗文入境 晓人地和谐
        在上《富庶的四川盆地》一课时,教师引入两首古诗,李白的《蜀道难》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教师解释:蜀道是古代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同时设问:“为什么诗仙李白感叹蜀道难?”学生们翻阅《中国地形图》,探索答案“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巴山脉,东接湘鄂西部山地,南连云贵高原”,周围的山地对四川盆地起了封锁作用,教师再次提问:“进入四川盆地如此艰难,那四川盆地内部是否是一马平川呢?”学生翻阅教材,又发现四川盆地内部地形地貌显示出明显的三分特点,即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山地。讲到四川盆地气候时,教师引入唐朝李商隐的诗词《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设问:“巴山为何多夜雨和秋雨?”请学生课后小组探究思考。
        在上《母亲河》一课时,教师引入唐代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九曲黄河万里沙,沙从何处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图表分析,学生总结: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植被的破坏,造成黄土裸露,再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泥沙被流水携带至黄河。今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已取得很大成效,“九曲黄河万里沙”的现象也得到了改善,此诗引入课堂,通过古今黄河对比,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得以培养和发展,也懂得了保护环境、人地和谐的重要性。
        (三)诗文入情  增历史意识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比较活跃、好奇心比较强,对历史知识具有简单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但学生现有的知识偏感性,还不完全具备辩证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对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事迹尚未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


        在上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一课时,课前教师出示曹操的《蒿里行》节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教师设问:“曹操诗中描绘了东汉末年怎样的社会背景?”生答:“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随后,教师展示东汉末年形势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彼此混战,百姓困苦不堪,引出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曹操写下《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壮心不已”指的是什么?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是统一天下,由此引出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曹操虽败,但仍不失为一个英雄。三国时代距今遥远,但那种家国天下的豪情壮志仍值得学生们学习,最后全班齐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整节课由古诗词串联,学生学会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事件,在史料辨析的基础上,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和历史认同等素养也逐一落地。
        (四)诗文入理  展综合思维
        陈寅恪先生认为“唐朝的诗,对于避讳较少。”因此,唐诗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教师可以选取恰当的咏史诗入课堂,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对于大运河的评价,是教学的重难点,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诗篇,教师可从多角度加以选择,运用于历史课堂。
        如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赞美大运河;如胡曾的《汴河》“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源在大运河的开凿;又如李敬芳的《汴河直进船》“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认为汴水与淮水之间挖通后,确实存在很多便利,但百姓遭受到的困难也很深重。
        隋朝都城长安周边的关中地区粮食产量不高,而江淮一带粮食产量高、物产丰富,通过大运河将江淮地区的粮食运往长安、洛阳,保证都城的粮食供给。今天的大运河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仍旧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学生由三首古诗引发对大运河的评价,体现了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即纵向联系人类历史进程,横向关注人们社会生活,加强了古今联系、时空联系和中外联系。
        (五)诗文入心  书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体现的是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指国家的人民对祖国所具有的强烈认同感,是个体对家庭和睦、国家昌盛的美好祝愿和追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如同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
        这一段历史的专题复习,教师曾尝试用《主席的诗 主席的梦》这一主题贯穿整节课。上课伊始,教师吟诵1910年秋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教师设问:“毛主席走出乡关时,当时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跟随主席的诗词,去踏寻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
        在复习《红军长征》这一知识点时,全班齐诵毛泽东于1935年所写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围绕全诗,可延伸出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长征的时间、路线及重要会议,红军长征的意义,红军战士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教师们学习等一系列情境化问题。
        眼底六州风雨,笔下有雷声。在结课时,教师借主席的语句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最后,全班齐诵:“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整堂历史课以主席的诗作为一个个联结点,串起了中国革命史,同时,学生家国情怀亦厚植心底。
        三、我的实践思考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素养目标的达成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置身于诗文中,更容易产生心灵的共鸣,如此一来,师生高效互动,更易形成多样的课程资源,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高各种能力、提升价值追求。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把握诗文教学法,让教材与诗文面对面,教材因诗文而更加的鲜活,课堂因诗文而彰显哲思,素养目标逐一达成。
        2.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友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处理教材,将诗文教学法运用于课堂中,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此过程中,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也逐渐形成。
        3.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自信的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挖掘优秀的文化资源,整合诗词文化入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们的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6(05)
        [2]宋小琴.品诗文以活思维 孕珠玑而育素养——谈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诗文教学法的实践[D].《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09)
        [3]夏锦.古诗词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整合[D].《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