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宋金芳
[导读] 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宋金芳
        江苏省盐城市二小教育集团潘黄小学
        摘要: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统编教材对习作教学指导有了方向,我深入钻研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示范引领、开展活动、以文导写、师生共读、及时点评、作品展示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佳作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让作文教学真正见实效。
        关键词:示范引领;开展活动;以文导写;师生共读;及时点评
        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疼,老师也头疼。学生是因为没有东西写而感到困难;老师是因为改学生在艰难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而头疼。就我班而言,学生写作状况是怎样的呢?四五个孩子写不出200字的记叙文,十五个左右的孩子写出的文章,像流水账,二十个左右写的内容有主题,可表达琐碎。如何改变学生的写作状况,让学生想写,会写,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示范引领,让学生想写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坚持阅读,读书的时候遇到自己喜欢的书,就有感而发地写写读后感。同时我也是一个班主任,平时和孩子们接触的时间比较多,我喜欢把班级中有趣的、令我头痛的、让我感动的人或事写入我的随笔中,如《笔袋没了》《撒谎岂能理直气壮》《可爱的学生》《幸福的眼泪在飞扬》等等。在晨会课或班会课上,选取其中一则读给学生听,学生像听故事一样认真。其实,我写的就是发生在他们之间和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没想到学生那么感兴趣。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引领学生写作的一个契机吗?于是,我对学生讲:“你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也一定很有趣。”小学生向师性强,他们看到老师经常写随笔,并且把写好的随笔念给他们听,他们就会模仿着做的。在我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开始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并动笔写下自己的发现。
        朱永新教授也说过,“如果没有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很难让孩子真正热爱读书、热爱写作。”为了给学生作榜样,我坚持写日志,时间长了我写的一些日志,经我整理,部分随笔作为教学案例参与评奖竟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些获奖证书是对我的最大鼓励,我把自己的证书展示给学生们看,孩子们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此时,我对孩子们讲,你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文章寄出去也会像老师一样获奖的,孩子们一听信心更足了,想写的热情更高了。
        二、活动激趣,让学生有素材写
        小学生年龄小,接触事物有限,写作素材单调,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就显得很有必要。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外出采风、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小报、阅读竞赛、小跳蚤市场、演讲比赛等活动,力争让每个孩子都参与。
        记得在学校举行的一次田径运动会上,班级学生薛银轩,在400米决赛途中一只鞋跑掉了,他没有放弃,而是回过头去,穿好鞋继续跑,最后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班级争得荣誉。我接到他时,开心地对他说“薛同学,你的第二名比第一名更让老师自豪,同时也为你有高度的责任心自豪,你是我班的骄傲,老师很欣赏你。”听完我的话后,他本来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对我露出开心的笑容,自信并大声地对我说:“老师,明年我一定为班级夺个第一。”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第二年,他真的在400米跑步项目中为班级夺得第一的佳绩。我班很多项目在比赛中获得第一的好成绩,这和薛同学的榜样作用分不开的。
        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也给他们积累了众多的写作素材,孩子们亲自参与了活动,就有切身的感受,此时让他们写一写,就有一股倾诉的劲头。活动结束后,很多孩子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自己在运动会上难忘的一幕和感动的一瞬。部分孩子的作品被我投到盐城晚报,成功发表出来,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孩子们无穷的写作动力。


        三、以文导学,让学生会写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练笔的最好范文。《石榴》是指导学生写水果的最好范文;《海底世界》是引导学生写总分结构片段的经典篇幅;《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学完后,让孩子们代替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写一封回信,是训练孩子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我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把练笔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学习《詹天佑》《钱学森》等写人的文章,就对文章中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等说理的文章,就对文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桂花树》《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叙事性文章,就对文中的事件进行续写……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提高写作能力。
        四、师生共读,让学生能写
        “读书是最美的姿态。”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小学生语言积累明显不足,写起来难免入不敷出。作为教师,就要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然而,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优美的范文,也往往是“蜻蜓点水”,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针对这一问题,我就和他们一起欣赏好文章。
        我和孩子们一起共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欣赏书中描写“火烧云”的精彩篇章,孩子们被萧红细腻的文笔所吸引,陶醉于火烧云的美景中。再一起诵读,大家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孩子们了解了作者萧红,知道她的一生非常凄惨,仅有的快乐就是童年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光。我让孩子们从书中去寻找萧红快乐的童年,然后全班分享,孩子们讲得头头是道。
        师生共读,学生就能在我的引导下深入地去读,去想,去交流,收获颇丰,品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就会主动去读。有了感受就直接写下来,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训练了学生的文笔,更激发了学生写的热情。
        五、及时点评,让学生乐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时,总是最想知道自己写得怎样?最想知道教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待,就会降低学生的写的热情。
        我班有42个学生,没有几天时间是批不完学生作文的,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练笔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就任意挑一篇,在语文课上读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做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我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那位学生何愁没有写的热情其他学生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能读到他的作文,所以一整天都在期待中。第三天、第四天……我每天读两三篇让学生猜,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持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学生就会保持写作的“适当温度”。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采取切实有效的写作途径,引导学生动笔,激发学生写的热情,让学生爱写,乐写,最终写出优秀的文章,为经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日新月异、讯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明锐地捕捉写作素材,在经典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习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让作文教学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让孩子学会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5-59
        [2]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教学科学出版社,2014,    72-74
        [3]朱永新.《致教师》,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93-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