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林鸿
[导读]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和升级
        林鸿
        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35030
        摘要: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和升级。鉴于此,笔者在本文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基于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展开系统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当前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方向和教学重心已经开始逐渐从数学知识的教学和传授转变为对小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针对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六大基本方面,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1]。只有全面提升上述六大方面的数学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小学生才能让自己数学知识水平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因此,当前阶段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效率和质量,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思考和仔细探究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
一、解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固化且守旧
        实事求是的讲,针对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这门学科总体上较为乏味且枯燥,许多数学公式、定理、定律需要小学生利用较多时间进行认真的了解、熟悉和记忆。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导致教师需要增强教学力度和增加教学时间为学生布置各类习题与测试,进而巩固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模式无疑过于传统、固化且守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必然逐渐匮乏,数学学习效果也较为差强人意。当前阶段,许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懂得如何解题和做题,如何应对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而根本无法做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数学知识能够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学以致用的最佳效果。
(二)教师无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众所周知,传统数学课堂基本都是“以师为本”,而无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小学生所有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在传统数学教学体系中无疑都需要围绕和依靠教师而全面展开。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经常会采用“海题战术”,很少考虑小学生自身学习感受和兴趣爱好组织一些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以及拓展延伸学习。结果导致小学生主体地位逐渐丧失。这种教学形式下的弊端和不足之大超乎想象,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而且也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各种要求和需求,为学生未来成才之路埋下种种隐患,设置重重障碍[2]。
二、新时期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
(一)教师借助多媒体构建生动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讲,无疑都是一名最认真,最负责的“好老师”。新时期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创新意识十足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小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数学课堂,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多媒体教学自身拥有诸多教学特色和教学优势,能够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展现方式为学生展示各种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举例说明,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鸡兔同笼》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小学生播放一段“鸡兔同笼”的动画片,进而为学生带来一种更为形象化、立体化、趣味化的学习感受,充分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接下来,教师展开相关知识的逻辑推理以及数学建模必然会水到渠成、流畅无比,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然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辅助下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二)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在新时期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强师生交流与生生互动,进而强化小学生数学认知理解能力,提升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和水平[3]。举例说明,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一百以内的加法(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不同数学能力和数学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展开一次趣味十足的“数学知识竞赛小PK”:教师为每一小组出示10道“100以内的加法数学题”,让各小组成员通过默契配合,在最短时间内计算出全部答案,全部计算正确并且用时最短的小组将获得本次竞赛的冠军。显而易见,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生不仅对本单元数学知识重难点加强了理解和认知,而且通过互相协作增强了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提高了数学综合运算能力和实践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三)教师创设不同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
        当前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积极创设不同问题情境和全新教学模式,进而增强小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与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关的数学知识较多,并且具有一定教学难度。倘若教师过于依赖传统、固化且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仅无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会对小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产生一定阻力和障碍。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情境教学法为小学生创建一个全新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寓教于乐,充分激发逻辑思维与想象力。举例说明,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带到课堂之中,让小学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感受,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教学问题:“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会见到有哪些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有关的物体?请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和具体作用。”显而易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不仅增强了数学直观想象力和创新力,而且开阔了自身视野,通过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增强了自主探究意识,并且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四)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
        除了上述三大有效提升策略之外,教师想要彻底转变和创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还必须要联系小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情况,积极创建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能够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践,开阔视野,提升数学思维意识。举例说明,在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位置与方向(二)》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突破传统固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带领全班小学生走出教室,让小学生站在操场上对学校教学楼四周情况进行仔细观察,进而培养小学生自身的方位意识与方位判断力,进而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生活化”的各项数学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让自身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夯实与增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各种教学作业以及课后练习布置过程中让学生多参与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实践活动。比如说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熟知“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在家长帮助下认识各种“钟表”,学会熟练掌握时间的阅读方法等等,进而让小学生在自己较为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和现象中自主探究、全面实践,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为将来高阶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基于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创新化实践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生为本”,全面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力争让小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得到质的飞跃,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碧红.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才智,2020(04):5.
        [2]齐丽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19(09):106.
        [3]林素娟.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