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网络结构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朱锦玉
[导读]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是树立积极乐观生活、学习与工作态度的重要时期
        朱锦玉
        (湖南省汝城县第一中学 湖南  郴州  424100)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是树立积极乐观生活、学习与工作态度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和思维方式发生着重大变化,加之高考的巨大压力,极易让他们面临各种心理障碍。而人际交往对于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高中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人际网络结构;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教育对策

        引言:任何人都离不开团体而独自生活,共同生活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世界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建立关联,形成各自的关系网络,通过彼此关系的连接,构建了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多维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其实是人与人在沟通往来中在心理上建立的一种关联,心理的病态往往是因为与他人关系的失调引起。
1.人际网络的内涵
        定义:人际网络结构也被称之为社会网络,是人与人之间为了某个目标而展开的信息交流活动从而构建的关系网。它是由节点与连接两大部分构成,节点是指这个网络中的人、机构、企业等,连接则是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人际网络便是由人际关系所组建的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际网络是直接在心理上建立的某种联系,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结构,是进行物质与信息交换的载体。人际网络结构包括人际交往、人际沟通。
        原则:在人际的交往中,①是交换原则。人际网络结构的构建,根本目的在于使用双方的成本价值来进行等价交换。②是尊重原则。即在尊重自己、维护自我尊严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以及精神追求。③是共情原则。人际网的彼此要能够了解对方的处境、感受、需求,可以换位思考,关心对方,这是一个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关键因素。在人际的沟通中,①是联结原则。实践证明,更多的人倾向有美好经验的人而厌恶以前有过不愉快经验的人。②是相似性原则。人际沟通往往是在相同的兴趣爱好中开展的,人们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进行交流,包括价值观、信念等。
2.高中生人际网络结构的划分
2.1家庭关系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个体品质、价值、情感等综合素质的重要系统之一,它承担着慰藉、培育、管教的功能。当前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独立意识,在人际交往中无法做到共情,因此很难同他人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2.2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一般发生在学校,是学生与教师因教学活动所建立的沟通交流关系,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教师执行教育教学功能,学生则是汲取知识和运用知识。高中阶段逐渐从自然人转向社会人,当出现价值观判断的确实,必然会引起语言系统与行为系统的淡化,最终导致价值观的模糊,使得教育活动难以正常完成。
2.3同伴关系
        由思维能力、心理水平、年龄相当的个体通过交往所构建的一种人际关系,如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同伴关系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高中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越来越强,当出现过度竞争时,学生的内心会产生排斥同辈的状况,因嫉妒而激发的自卑情绪,会增加学生的孤独感、焦虑感。


2.4网络关系
        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的一种虚拟关系,交流方式为计算机或APP。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当代高中生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形式,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网络交往虽然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但也有局限性。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防线较弱,容易沉迷虚拟的世界而淡化现实交际,在交往中极易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从而诱发人格障碍、抑郁等问题。
3.基于人际网络构建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上述高中生的主要人际网络结构分类,可以采取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是在个人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从自我出发,主动与外界保持密切的关联,不要封锁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并掌握人际网络的构建原则,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交际形式,不断总结经验,学会如何解决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突破心理障碍。人际沟通是彼此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加深情谊的必然需求。学生在进行沟通时,应当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在表述时尽量清晰,不要贸然表态,以免造成误解。双方要以真诚、友好的态度交换意见,不要持有针锋相对的品性。在交往中,还要掌握说话的分寸,了解批评的艺术,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获得他人的支持和信任。
        二是在家庭方面。家庭是学生培育品格,促进终身发展的重要场所。研究表明,大部分青少年出现的叛逆心理、反社会心理都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受过家庭暴力的学生往往会在性格上表现出固执、懦弱等情况,同时也存在暴力倾向;单亲家庭的学生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可能会产生自卑、消极、抑郁的心态。这些不良的家庭氛围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对此,父母要避免专制、粗暴、溺爱等教育方式,提倡民主、开放的正向培育理念。除此之外,家长要充分展示情感慰藉的功能。家庭是学生的避风港,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第一个想寻求帮助的便是家长。对此,要营造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给与充足的关怀,增强情感反应能力,以便在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做到相互尊重。最后便是要发挥家庭的娱乐性、经济性。要重视对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培养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团结意识,才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的社会生存需求,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是在学校方面。对于学校来说,应当加强学校文化的弘扬和建设,为师生营造乐观积极的教学氛围。定期开展春季、秋季运动会,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保持热情的交流,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每周开展心理教育课程,通过网络疏导、知识讲座、校报广播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人际交往的有效策略,全面提升他们的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该如何开展[J]. 孙青青,刘慧.  科普童话. 2019(42).
        [2]心理健康与潜能开发的元认知策略[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魏晓旭, 2015.
        [3]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共情、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王庆洋.云南师范大学 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立项一般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SJ17B50)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