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菲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中心小学 236000
摘要:尽管现代教育已逐渐完善,但目前小学生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仍有待提升,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在新课改下的教材设计中,部分课文后设计了小练笔板块,教师则可据此作为教学的方式之一,将读写有效结合,通过练笔的形式充分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培养,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
引言:
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相对较为困难,而写作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练习。借鉴于教材中小练笔板块的设计,教师则可将其充分利用,应用至各篇课文之后,以充分发挥练笔的教育价值,促使学生得以在随堂演练中逐渐提升其写作能力,深化对于课文的理解学习。
一、实施小练笔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新教材的设计中在部分课文后增添了“小练笔”部分,对于学生素养的综合语文素养的培育亦是愈加的显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写作水平逐渐成为教学发展的重点,并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重点部分。其中,不难发现,教材中小练笔的设计多是以基于课文的文章形式、内容所设计的,让学生仿照、想象等进行写作[1]。由此可见,作文的培养与提升已逐渐成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且逐渐以读写教学的形式渗透其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教材内设计的练笔环节之外,还可针对于其他文章进行“小练笔”设计,以促使学生能够提升其文字的应用能力,使其在不断的练笔训练中,提高自身思想表达的能力,从而使其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二、小练笔教学实践策略
(一)找准练笔切入点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作文字数以及要求等方面亦是逐渐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缜密,而目前小学生对于写作具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且存在较高的困难度。基于此,教师则可在阅读教学时,依据恰当的切入点,将练笔环节渗透其中,以给予学生明确的方向促使其进行写作练习,从而提升其写作水平。
1.标点切入
在小学课文中,文章的内容多是较为简单,亦或是存在一定的留白形式,如文中会针对于部分情节引用省略号;亦或是具有文章故事的表述形式相对简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平台。基于此,教师则可依据文中的留白部分进行切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进行练笔练习。例如,在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则可让学生结合文章整体内容,把“旅行”故事描写的更具体一些。
2.略处切入
为突出文章中心内容,课文中的内容常常会用到具有省略含义的词汇描述场景,如此一来,则为读者留下了一定想象空间。
基于此,教师亦可将此作为练笔德尔切入点,结合文中所省略描写的部分,让学生展开练笔,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其练笔能力[2]。例如,在四年级《巨人的花园》中,文章的结尾说巨人与孩子从此以后幸福的生活。教师则可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幸福生活会是怎样的呢?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等,让学生以此展开想象并将自己的构想以练笔的形式写下来。如此一来,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够得以开发提升,更是促进了其课文的思考,从而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学习,同时,在不断的练笔写作中,亦是逐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写作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二)设计多样化练笔形式
在教材中依据学生的年龄段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笔,其形式可主要以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想象为中心,设计了仿写、结合课文想象等类型的练笔形式。据此,教师则可加以拓展,以丰富练笔的形式,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全面促进小学生的作文练习方向,提升其作文的综合水平。
1.仿写
仿写不仅是写作教学的基础,亦是提高并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借助优秀范围,引导学生针对于文中的优秀语句、段落进行仿写训练,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材中的小练笔部分亦是针对于仿写训练设计了具体的练习要求。比如,四年级的《飞向蓝天的恐龙》《猫》等,要求学生依据小练笔中所给的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除此之外,教师亦可选择文中的其他优秀段落,亦或是学生喜爱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通过仿写提高其语言及写作能力。
2.改写
在改写的练笔形式上,除普通阅读文之外,教师还可将其应用至古诗文当中,让学生依据古诗文的内容进行改写,以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使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语言能力。例如,在六年级文言文《伯牙鼓琴》中,则可让学生运用现代汉语将故事进行改写;再如,四年级古诗词《清平乐·村居》中,则可围绕这一诗词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为切入点,让学生想象这一幅和乐的画面,并将自己理想的美好农家生活进行描写。通过改写,不仅使得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亦能够促使学生在诗词外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加阅读及写作的乐趣。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针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扩写,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课文中的情节进行补充完善,以使得故事内容更加的具体生动。
三、结束语
小练笔环节的有效实践能够促使学生的读写得以共同发展与提升,亦是有效落实了现代化语文教育的课程标准,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的有效学习基础上,通过练笔深化对于课文的理解,提升其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雷慧慧. 走进文本,读写结合——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练笔的有效落点[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15):0083-0083.
[2] 蒋月红. 心随文动笔下生花——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5, 000(0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