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戚成授
[导读] 在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中明确指出,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戚成授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第三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中明确指出,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意识到有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的阅读感悟。当前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只要把握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将会很快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一、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发展现状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状况的不断变化,教师对当前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的指导教学也应该有所改革。新课标教育要求教师在关注小学语文基本课文知识和要点的前提下,也要同时注重指导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这是因为朗读指导不仅能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科综合发展。虽然教育者被要求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但是在朗读教育理念缺失的影响下,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正确应对小学语文朗读指导。对于教师来说,朗读指导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文章的理解度,而指导教学发展不理想的原因是教师对朗读指导教育理念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单一地让学生通读全文,或者仅仅要求学生流利朗读。不仅如此,很多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思考揣摩的过程,也不会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即便是在课堂上,朗读过程也只是形式化,没有得到充分的教学重视。在教师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学生无法有效体会朗读的主旨以及趣味,故在朗读水平上效果较差。
        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探析
        1.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悟。
        学习首先是从模仿开始,顾名思义则是要进行有效的示范,朗读也是如此,只有标准且有丰富情感的朗读示范,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进行有效朗读。而要想对小学语文朗读进行有效指导,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展示怎样才是正确的、有感情的朗读。要知道单纯的照本宣科只会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停滞不前,因为照本宣科首先从教学方法上就很死板,缺乏灵活性,其次,就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照本宣科不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没有思维的文章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潭死水,激不起浪花,故而导致学生对文章情感把握上的缺失,造成朗读效果差的局面。所以,在实际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以激发学生从示范中得到朗读的灵感。教师在进行示范朗读时,可通过全文朗读或者针对性朗读两个方面来进行。在全文朗读中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后面向全体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性朗读。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直接示范,而应该是对本堂课朗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进行讲解和分析。教师需在分析时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情感,因为文章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可以加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上学生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文章情感和教师的朗读示范理解朗读的要点,那么在朗读时则可以更好地把握朗读节奏。在完成全文朗读后,利用多媒体寻找与意境相关的音乐或视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如此一来,学生在朗读时的感悟和注意力将会得到提升。


        2. 借助经典句型,注重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以经典句型作为重点练习对象更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朗读的技巧,因为只有细化到对每一个句子都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才是朗读的最佳状态。很多教师在听完学生的整体朗读之后,认为学生大致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方向就心满意足,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只会让学生难以深入文章,影响其对语文课文学习效果。为了提升朗读教学效果,需加强引经据典在朗读训练中循序渐进的使用,而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更应该细化到经典句型中,因为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朗读经典句子,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把握文章情感和朗读技巧。教师在结合教材文章进行整体朗读后不能急于让学生全文朗读,应当留有一定时间缝隙,因为在此时借助对经典句子的反复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经典应用的消化与印象,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朗读效果。
        3. 增加练习和考查的次数,并由教师调控评价。
        通过对经典句型进行专项练习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有必要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这是因为无论理解多么透彻,只有让学生反复练习才能朗读出最好的效果。在现实教学工作中,即便有些教师会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也只是针对个别有朗读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门指导,没有将班级看成一个整体,导致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感悟都会随着练习的减少而消散。除了反复练习之外,考查过程也是检验朗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考查,则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朗读时出现的细节问题,导致学生长期使用错误的朗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得不到提升,反而越学越偏离正轨。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定时考查,并进行调控评价。教师将文章的重要词汇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后,学生就可以趁此机会在书本上标注、朗读练习。在第二天课前,教师空出相应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上节课重要词组朗读检查,确保学生掌握重要词组的朗读。在反复练习词组过后,接下来教师可以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并将这些段落随机发放给已经分好的小组中,此时小组学生对分到的段落进行反复练习后,自身朗读能力将在词汇朗读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朗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看到朗读指导对学生的意义,并将朗读指导视为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用范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朗读,同时借助典型句型的朗读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进行他们反复朗读练习,同时不要拘泥于课本,可以将眼光放在课本外的辅助教学材料中。当然,具体的教学训练教师还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来进行多样化的调整。总之,教师只有让学生重视朗读,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拥有更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晓东.刍议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9(1).
        [2]苏霏林.小学语文朗读指导需关注的四个问题[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11).
        [3]郭剑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2).
        [4]何芙蓉.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J].文教资料,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