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王克艳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王克艳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莲花小学  7235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也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数学思维,培养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通过思维语言和肢体的写作实践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具体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这时教师就要选取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基本含义的基础之上,调动数学思维,从而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准备相应的教具,通过动手操作能力实现问题理解与问题解决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到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大胆想象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认识到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对个人数学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并在数学课上运用教具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意识,并通过探索寻找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能够将学习和探究性活动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结起来。例如,在《空间与图形》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空间观念,教师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现空间观念的培养,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的验证,不断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引领学生发现和探索性的知识,通过图形位置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空间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感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这时教师就要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思维状态,要通过具体事物的形状大小来帮助生认识事物,理解数学问题。几何图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准确描述,学生能够解决大多数的数学问题,为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实现有效的问题解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是操作结果,更要关注到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的感受与体验,通过思维的碰撞和逻辑的组合,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学科学习的真实价值,从而促进个人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创设情境,实现有效的问题解决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并提高个人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不能够用心灵去感受出的问题,为此就是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运用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探究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具让学生了解圆柱与圆锥之间体积的关系。首先让学生将沙子灌入圆锥形容器之中,接着让学生再将沙子灌入圆柱形的容器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认识到圆柱与圆锥之间体积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教师应当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提高销售活动意识和探究意识。当学生对问题有初步的理解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以小组为单位,将各自小组实验的结果讲出来,小组和小组之间往往会产生思维的摩擦碰撞,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究,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得出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把握动手操作时机与尺度
        把握动手操作的尺度与时机,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也能够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但是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如果动手操作的时机和尺度不当,那么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时间便会被压缩,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的选择动手操作的时机,如教学时用语言一下难以讲述清楚、学生不亲身体验就难以真正理解的教学内容,则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充分的发挥积极性,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的探索改正问题,走上正确的问题探索道路,但是,教师不要直接告诉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最后的结果,避免动手操作的指令性过强,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对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亲身实践往往比空想会有更大的价值,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通过观察与验证,实现学生数学探究意识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莹,潘会富,王爱萍,熊兰,宫心勇.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的必要性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2.
        [2] 金仙花.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59.
        [3] 王莹,潘会富,王爱萍,熊兰,宫心勇.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的必要性研究[C].2017.
        [4]张明.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论述[J].《学周刊》,2018: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