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尝试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石勇强
[导读]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教育与时代接轨,就需要将小学数学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并进行广泛地应用
        石勇强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中学  235700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教育与时代接轨,就需要将小学数学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并进行广泛地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尝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
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家长和教师重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来扔掉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来探索更加适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新方式。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不但需要结合低龄儿童的心理,还需要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以及实质性,以此来组织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小学数学课堂,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较为局限,再加上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所以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而融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教材内容能够得到直观展现,教学手段也避免了单一说教灌输,而且能直接与网络连接,从中获取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效果明显,进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性。
        (二)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抛弃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外,还能有所拓展。传统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知识的讲解不能做到高效,而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很轻易地将数学知识、技巧、注意事项、实际过程、包含的细节等传统数学不能轻易做到的方面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现给学生。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数学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目光,使学生更加愿意花费实践在数学学习上。
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欠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认识
        与过去不同的是,当前的科技进步脚步在不断加快,人们在社会中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在教育方面,曾有着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时期,此阶段对于教师的影响是比较深的。由此,在现代的教育工作中,仍有部分教师停留在过去的思想观念当中,不愿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教学进度,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落后于时代的教学观念,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否定,都是对于信息化教学模式认识的欠缺,若不及时进行改善,会对师生双方产生不利影响。
        (二)信息技术软件资源缺乏
        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不同,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方面过多,因此适用于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软件资源少之又少,处于极度缺乏的状况。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充分地、合理地、高效率地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软件资源和数学教育的需求脱节,使信息技术硬件资源的拥有者无法正常或者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任务,从而产生了资源浪费。
三、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虽然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有趣,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对数学提起很高的学习兴趣,对数学知识不能有效地理解,数学成绩也不够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反思。在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和简单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


        比如,在学习到“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小兔子分胡萝卜的图片,为学生创设出小兔子举办宴会的情境。在课堂之初,教师用语言讲述小兔子见面的场景,配以图片的变化,让学生沉浸其中。之后,教师就要为学生提出问题,“晚上,一共来了12只可爱的小兔子,并且每只小兔子可以吃两根胡萝卜,那么,在这个宴会上,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呢?”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动态的画面,学生就能够通过沉浸式的情境来进行思考,并结合教材开始运算,加强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处于一种活泼好动的时期,课堂学习的自制力较弱,并且对于抽象的数学学科存在较大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数学学习难度大,综合效用不佳。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点,进而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长久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教学“比一比”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知识,而是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即从1数到10,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示4个圆,让学生数数,当数到1时,第1个圆闪烁,数到2时,第2个圆闪烁……以此类推,直至数完。在此基础上,再展示4个三角形,让学生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数数,并且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两种图形的数量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大家都是如何判断的呢?”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得出了答案:在数圆的时候,一共闪烁了四次,在数三角形的时候,也闪烁了四次,因此它们的数量是一致的。在结束上述环节后,让全体学生伸出自己的双手,使两只手掌重叠,对比手指是否一样,教师也参与其中。随后,再展示6个圆,并且邀请学生上讲台前进行实践操作,点一次鼠标就会有一个长方形出现,要求长方形的数量和圆的数量一致。这样,学生就会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逐步加深对“比一比”的把握。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能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由文字、声音、图像等组成的动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或探究工具,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将较难的知识转化成容易理解的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比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抽象知识点用动画形式直观呈现出来,从而轻松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对这一知识形成过程的直接观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要点,并且在多重感官刺激下,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带给学生更新奇的感受,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教育行业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仅能够方便教师教学,提供更广泛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工具,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荣慧.小学数学课堂融合信息技术的实践[J].求知导刊,2020(52):18-19.
        [2]吕锦治.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江西教育,2020(36):76.
        [3]付媛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67-168.
        [4]张超.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融合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25-26.
        [5]彭兴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几点思路[J].中华少年,2019(05):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