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引领,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肖连明
[导读] 深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维为导向而开展的一系列与学科教学有关联的探究活动
        肖连明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瀚仙中心小学  365200
        摘要:深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维为导向而开展的一系列与学科教学有关联的探究活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探讨如何基于核心问题,实现深度学习课堂的打造。全文通过核心问题的概述以及引领的具体策略,形成讨论,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理论分析。
        关键词: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引言:
        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落实,优化了当下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逐步将课堂归还给了学生,学生把握了课堂的主导权,并从依赖教师进行学习活动转化为自主开展学习行为,教师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引导者”。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基础知识与生活常识,因此自主学习相对较为困难,学习往往流于表面,导致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核心问题与深度学习课堂的打造在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问题概述
        所谓核心问题,应当具备两个要素,首先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是立足于教材本身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其次核心问题应当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处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困惑的位置。因此核心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问题,是一堂课的中心思想,是贯串于课堂始终的主线。它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既是聚焦学生思维的焦点,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疑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个精妙设计的核心问题,能够让学生立即集中注意力,主动探究并解疑,教师只是穿针引线,适时引导,通过核心问题的解决,能够达到推波助澜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自给自足,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行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
        比如以人教版教材为例,《速度、时间、路程》一节课,老师通过深度解读教材,始终围绕着两个核心问题。即“什么叫做速度?”(理解概念)和“速度、时间和路程三种量有什么样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学生经历了尝试、观察、分析、发现、交流、抽象等过程,理解了速度意义,构建出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核心问题是学生在面对知识内容或问题时存在的困惑点,是学生能够形成思维,需要进行探索的关键节点,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探索与完成核心问题,学生就会获得能力与思维上的提升。而深度学习课堂的特性在于五点,其一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其二课堂开展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非依赖教师的过程,其三,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知识迁移来完成的,其四,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五,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学生要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由此可见,深度学习课堂的本质与核心问题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都是建立在学生视角下展开教学活动,本质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潜能,通过问题探讨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借助核心问题,能够有效实现深度学习课堂的打造,真正促使课堂的主人——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过程,充分提升个人能力。
        1.核心问题引领,在动手操作中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动手操作,是指学生为了研究某一问题而展开的自主的、有意义的动手动脑的探究过程。当教师结合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出核心问题,学生的操作才会有意义、有价值。所以,教学中的“动手操作”应是建立在“充满探究价值与情智挑战”的问题之上的。

也就是说,要想保证学生能充分、自主、高效的操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否则,一切操作活动,将会流于形式,将会效率低下。因此要想真正获得知识,必须把小学生当作一个小小的研究者,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只有这样,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比如在学习“1分米”这一概念时,很多学生对于米、厘米有具体的概念,但是对于“分米”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少接触,教师如果仅仅用换算方式完成概念教学,学生对于分米的理解不深刻,因此可以通过核心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本环节的学习中,“1分米有多长?”就是核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比划——验证——比划”的方式,来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完成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如带刻度的尺子或其他工具,画出自己认为的1分米的长度。然后,通过验证,证明自己所画出的长度的正确与否,随后分析1分米的实际长度,借助手指或其他工具进行比划,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记忆[2]。在两次比划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于“1分米”概念的理解,更好的把握一分米的实际长度,从而形成对长度单位的有效学习。值得强调的是,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始至终都是自主探索、自主验证、自主分析,教师仅仅起到了引导学生应用工具,尝试性探索的作用,如此一来,学生个人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散与提升。
        2.核心问题引领,在合作学习中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如何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即学习合作的内容是什么,这是核心问题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方向。例如在《线段、射线、直线》一课,老师也是始终围绕着两个核心问题。即①直的线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②三种直的线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想象、分析、比较、交流、质疑等过程,使学生学习新知,掌握所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这节课,为老师们诠释了“抓准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堂模式,操作过程,也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3.核心问题引领,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自主探究是小学生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以核心问题为引领,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找一找身边圆形的物体,然后用圆形物体画一个圆,并剪下来,教师拿着这个圆问:“圆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用手上的材料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从中你能发现什么?”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独立探究,生动地探索新知,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自由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激励学生自主探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课堂的打造,是将学生的思维纵向或横向拉伸,促使学生形成深度思维的过程,而核心问题,恰恰是引导学生思维拉伸的关键,通过核心问题,能够有效构建深度学习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逐步自我引导,自我成长,教育也真正实现了能力提升,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筱婷.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教师,2020:74-75.
        [2]林小梅.“核心问题”的设计引领着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