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熊意志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熊意志
        湖北省鹤峰县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探索,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进而寻求新的成就感,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的为学习提供动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科自信,提升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高成就感  兴趣教学
        【正文】小学阶段年龄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他们的智力发育不够成熟,学习自律性不够。因此,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让其热爱学习,建立学习与学生正面感受的链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这样对学习兴趣提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后续动力会更足。
        一、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及逻辑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发挥数学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利用教材情景导入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体会到数学对我们的重要性。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些数学模型摆设,刺激学生的感官,联想数学知识。再如学习《百分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百分数,并说一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学习《折线统计图》的时候,以当地近一星期内的气温数据进行探讨,让学生感受数学存在于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建立合作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基于学习金字塔的理论研究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效果是有非常鲜明的差别的,主动学习包括与他人的讨论、实践、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有能力传授给他人,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互助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生可以就自己近日的学习心得进行分享,并将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展示给其他的同学,这样,分享自己的心得的同学就会有更多的成就感,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见解。而教师也可以将每个人的成绩纳入到其所在的小组中,并在每个月评出优秀小组,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因自己的努力付出而使小组获得优秀称号的成就感。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关于《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利用基本图形设计组合图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图形的设计,最终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更好。教师将这些小组设计的图形展示在展示板上,让学生进行观摩,随后在小组间进行拆分比赛,把对方设计的组合图形拆分成基本图形,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创造力与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体验。


        其次,一个学生是否真正的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可以看这位学生能否将自己的理解向他人解释清楚,让他人也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讲课的平台,在练习课中让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小组中创设师徒帮扶、互学互助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教他人中体验到我行,我有价值等正面感受,增强学习成就感。
        三、从低阶思维出发,在分析评价、创造中升华
        学生之所以会厌倦一门学科,往往是这门学科对自己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练习题或者回答问题时,会对自己的思想造成阻碍,而这种阻碍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我不能,我不可以,我不行的自卑心态,这种心态如果不加以调整,学生就会丧失对于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在之后的学习时也会一直觉得自己因为不擅长于这门学科,所以无论再做什么努力也是无用的。因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就要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简易性。基于安德森认知目标分类体系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观察到,成就感是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需要逐步递进,而逐渐递进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成就感的过程,低阶过程包括学生对于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应用,高阶思维则包括分析、评价以及创造,这两部分可以明显看出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过程,学生从最初的能够理解应用知识,到后来能够探索创造知识,学习数学亦是如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最基本的理解数学知识,到应用数学知识,最后让学生进行分析数学知识,进而进行创新,真正的将数学知识归纳为己用。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落实低阶思维内容基础上培养高阶思维,是提升学生思维及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这一课时,先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理解概念的核心区别——是否可以延伸,进而引导学生从是否延伸的角度探讨不同线的表示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三条同样直的线,然后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条线,它们分别是线段、射线和直线,大家可以看出这三条线的区别吗?”这时候学生会根据自己之前的所学,说出不能,因为这样的静态图片不能看出是否可以延长,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把它们的不同特征表现出来,可以让别人加以区分呢?”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创作,有的学生画虚线,有的学生画箭头,有的学生画点……只要能够回答出来而且合理即都为正确的,学生在做完图后,教师进行点评,要积极的表扬学生的创新性,满足学生在学习中想要获得的成就感。随后在分析比较中,让学生体会到通用表示方法的简洁性。整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基于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尝试创造、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自设计的优劣,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而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导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意味着学生会在学科能力上具有很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生活情境,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晓良.向学重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1(11):18-22.
        [2]于海燕.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