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小学德育课堂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陈晓霞
[导读] 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地位日益凸显
        陈晓霞
        东莞市东城第三小学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地位日益凸显。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游戏、体验、分享等形式,不仅能给课堂营造民主、活泼的团体氛围,还能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有活力、更受欢迎、更有效果。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服务于德育课堂,对提高课堂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德育课堂的丰富与应用。
        关键词:团辅;小学德育;课堂实效
        引言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过去,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长期以来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这其中既有观念认识上的不当,又有德育内容上的缺失,还有德育工作途径方法上的刻板……众多的因素制约着德育工作的效果。
        德育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仅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本职要求,还是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地位日益凸显。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对小学生而言,其游戏、体验、分享等形式,不仅能给课堂营造民主、活泼的团体氛围,还能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有活力、更受欢迎、更有效果。巧用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小学德育课堂的实效性是我们的重要探索。
        一、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小学德育课堂实效的现实选择
        虽学生总体上对德育课程满意、学校德育效果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德育课堂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二是学生对我国基本文化知识了解不足,对社会生活的文明礼仪掌握不牢,对传统文化的人物事件知之甚少。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方能更好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
在德育课堂中,我们以文化为引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身心特征,将心育融合到德育中,在常规课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德育常规课的基础上融汇团体心理辅导所独有的“教”与“学”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参与体验、深层反思与感悟、真实收获与成长。
        二、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德育课堂的丰富与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既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新视角,也丰富了德育现有的教学方法。团体心理辅导所独有的“教”与“学”的理念融汇到德育课中所取得的教学实效较之传统的德育课堂有较大的提高。
        (一)团体心理辅导活跃德育课堂氛围
        当前,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如不改革创新,就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德育工作尤其如此。而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合到德育课堂中,无疑是为德育课堂注入新元素。
        团体心理辅导所涉及的活动围绕主题和学生需求展开,对小学生而言,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的活动,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且小学生求知欲在不断发展,到六年级达到高峰,我们适当地设置活动难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智慧闯关,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会,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与人际间的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地、不断地思考解决办法,掌握学习的方式,即“会学”,最后主动参与课堂,即“乐学”。趣味性的课堂才能更吸引小学生参与,而团体心理辅导恰恰有这一魅力,不仅活跃了德育课堂氛围,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二)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德育课堂效率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时而为班级管理问题而头疼,如:班上学生小团体多,各自为政、不听班干部的劝解、班级学生凝聚力不强……时而还会收到科任老师的反馈:你们班的课堂纪律很差,某某同学又在课堂上捣乱……遇到这些情况,有的班主任用一对一的方式,要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么批评惩罚,虽然效果较好,但耗时长。有的班主任则在德育课统一进行教育,但效果甚微。
        根据日常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班级中会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针对班级中的共性问题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学生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分享与自我探索,引发领悟,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这样既能达到教育个体的目的,也能达到教育集体的目的。
        (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丰富德育课堂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我们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的方式丰富德育课堂评价。通过引导学生谈感悟,从学生的发言中得知教学目标是否已达成,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已达预期。之后,我们一般还会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评价:一是自评他评,明确得失;二是问卷调查,比较差异;三是营造环境,强化行为。可见,评价已不再局限在当节课,还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延伸性及行为的可持续性。
        三、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德育课堂应用中的局限
        虽然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小学德育课堂的实效性,但团体心理辅导在德育课堂的应用中是有局限性的。
        一是时间。小学一节课40分钟,相对于团体心理辅导,这个时间是过短的。
        二是场地。针对不同的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如需要可以挪动桌椅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围坐一圈或是走动,也有可能是需要空旷的场地,如使用到运动场。但我们的德育课堂一般是在教室中进行。
        三是人数。为了保证参与的学生能达到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且保证保密规则的执行,团体辅导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而德育教学是以班为单位进行,如果没有培养有关教师,给每个小组配备一名小组导师,往往会因难以调控组织活动的有序开展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萍.从团体辅导看德育的实效性[J].德育园地,2001,6:
        [2]毕拱文.巧用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J].小学德育,2010,12:
        [3]陈丽丽,盛余华.论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J].文学教育.2010,(03):133-134.
        [4]钟志农.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审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5]苏艳玲.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
        [6]陈虹,郑小东.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7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