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刘兴华 贾苗苗
[导读] 通过深度挖掘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有助于重建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刘兴华  贾苗苗
        鹤壁市兰苑中学,河南鹤壁 458030

        基金项目:鹤壁市教科研2020年度课题项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2020-JKLX-092)阶段成果。
        摘要:通过深度挖掘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有助于重建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基于此,提出学生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实施策略,从而落地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错误资源;历史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用资源化眼光看待学生错误,指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向资源动态转换,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领悟方法,发展历史思维。基于此,以2020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为例,归纳学生作答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有益于核心素养落地。
一、强化线型思维,重构知识体系
        统编历史教材知识体系宏大,增加大量新知识,使学生学习难免出现错误。如何借助错误资源,让新增知识有体系归属,使碎片式知识点转换为宏观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是亟待解决问题。
        2020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第21题提供前瞻性范例。学生在作答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是:分析两段文字材料时,忽视了实物及图片史料所隐含的历史信息,不能将文字史料与实物及图片史料相结合,缺乏综合对比审视的意识和能力,答案停留在对文字史料的表面概括上;对“四大发明”传播特点的概括缺乏层次感,不能从起始点、途经点、传播路线及覆盖面等层次来概括阐释;对于传播特点的作答,缺乏高度的逻辑性和概括性;在举例说明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的论断时,忽视题干中“在3到13世纪之间”的时间界定,不能快速准确定位该时间段所对应的朝代时期,缺乏正确的时空观念。
        此题以造纸术和火药的发明为例,强调“四大发明”诞生之地及传播的起始地为中国,进而说明在其外传过程中,阿拉伯人发挥“中转站”的关键作用,并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进而扩展至世界各地。该题又以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为例,指出这些科技发明在欧洲的传播过程中,随着近代欧洲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在远洋航海实践和以人文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宣传中,不断对其加以改进和创新。以上细节实际上连接成了一条“起始点:中国——中转站:阿拉伯——欧洲——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传播路线,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思考线,也构成了“传统——创新”的世界文明交流史教学的探索线。
        如果翻阅统编历史教科书,就会发现其编写体例与该题命题思路基本一致。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涉及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等,实际上为我们展现了一条世界古代文明源起和发展的时空线,而这一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的线型思维贯穿统编教科书始终。因此,该题实际上是对这一线型思维理念做出的积极呼应。
        我们可以将学生在作答该题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资源,设计微型主题为基点,如本题“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主题,以时间发展为线,归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将这些“点”串联起来,再以简洁的史料探究其间内在逻辑,如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出现的背景有何共同点,传播特征有哪些相似处等,这就以线型思维将知识点串线成面,形成逻辑连贯的知识体系。

二、推动深度学习,落地核心素养
        运用高阶思维能力,开展深度学习,是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基于此,2020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第22题就提供很好范本。


        学生在作答中出现主要错误是:对材料有效信息不能全面把握,只能概括其一;对材料分析,缺乏思维角度及层次感,如国际原因、国内原因、民族资本主义本身;对事件分析和评判停留于表面,仍处于低阶思维层次,缺乏高阶思维层次独特视角;对辛亥革命认知较为局限,不能从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意义。
        我们以学生在作答该题中的错误为资源,依据史料,设置驱动性问题链,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带动学生由低阶思维进入高阶思维,推动深度学习。如设置问题链:为什么民众对于革命党人态度会发生变化,促成20世纪初革命形势高涨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习俗等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巨变。
        针对“为什么民众对于革命党人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子问题:材料一中“初次起义”、“庚子失败”指什么,为什么在“庚子失败”后,“有识之士”对革命态度转为“扼腕叹惜”。第一个子问题学生根据时间提示可以答出广州起义、八国联军侵华,第二个子问题则需要学生对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分析思考,深刻认识《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危害巨大,极大刺激国内民族意识和革命意识的觉醒。针对“促成20世纪初革命形势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20世纪初”和该时期革命起义多发生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区域的地理分布,从时空观念上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革命形势高涨根本原因。针对“从多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巨变”问题,可以多种形式展示史料,如清帝退位诏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格、进步书籍书影及剪发辫、中山装等图片,借助辛亥革命影像资料,立体化还原历史场景,推动学生多角度深度思考,以史料实证进行历史解释。
三、焊接知识断裂,重塑大历史观
        统编历史教材编写体例的宏观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是孤立地讲授具体知识点,忽略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导致学生历史学习中割裂现象较为严重,缺乏从整体看历史的大历史观。2021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第23题在整体思维上做出示范。
        学生作答该题常见错误是:缺乏全面整理材料信息能力,审视材料视角局限;单纯从材料本身分析事件及意义,不能正确把握材料隐含背景;问题意识匮乏,思维狭窄。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作答该题中的错误资源,立足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纵向与横向联系,将知识点置于大时间时段中,借助问题意识拓宽视野,使学生厘清历史发展来龙去脉,理解历史本真。如为什么美国认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最惨重的失败”,结合史事说明该事件对于中国、联合国及世界所产生重大意义。通过材料一提到“1971年”时间节点,将材料反映史事放置于两极格局对峙大时间段中,从而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与战后世界政治横向联系。材料一中连续使用四个带有感情色彩词汇:“吃惊”、“悲伤”、“恼火”、“无可奈何”,凸显美国对于该事件鲜明态度:既出乎意料,又无力阻挠,唯有叹息气愤。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认为该事件是“最惨重失败”,在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是一次冲击,为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
        材料二援引法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用“巨大真空”、“新的动力”、“开辟道路”来说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为什么引用法国代表发言,“真空”、“动力”、“道路”又有着怎样含义?我们基于史料,指导学生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间段前后延伸,勾勒外交史整体发展。中法于1964年正式建交,在两极格局下无疑是一次“外交核爆”,也从侧面说明两极格局已受到冲击。此外,援引西方大国评价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中国在联合国“就座属于她的席位”,填补联合国力量架构“真空”,体现中国在联合国地位不可替代,为促使联合国更好发挥作用注入“新动力”,也为多极化发展“打开道路”。由此,从现代中国外交到战后世界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一幅纵横交错的现代中外外交史图景铺陈开来,使外交史学习知识割裂得到焊缝,贯通联系的大历史观确立起来。
参考文献:
        [1]童菁.巧用错误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J].福建教育,2019(01).
        [2]韩洁.历史课堂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探究[J].教育科学,20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