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对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的干预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潘志忠
[导读] 目的:通过体育游戏对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的干预,对比与分析干预前后的数据,找出改善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的方法
        潘志忠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小学。 510310



        摘 要 : 目的:通过体育游戏对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的干预,对比与分析干预前后的数据,找出改善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的方法。并运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方法:体育课通过集体合作性的游戏来促进该案例自闭症学生融入体育课堂,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论:体育游戏对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没有建立之前要先为他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并且还要有具体练习任务来约束其行为。要加强教师、同伴和家长等不同角色的做法与引导,促进个案的有效融合,还要重视同伴的作用和干预环境的选择。建议:体育游戏的设计要对个案有情况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加强家校联动的方式来促进个案的成长和加强多种学科的渗通来促进个案的康复并且体育游戏干预过程中要多借鉴他人的经验方法。

        关键词:  体育游戏; 随班就读;自闭症; 交往能力

1 前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和智力障碍,其中社会交往为核心障碍。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融合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学校缺少专门的融合教育课程,教师缺乏相应的技术技巧,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和多样的融合方式和方法。所以在融合过程中,无法满足自闭症儿童个别化的教育需求。而且普通学生的学习也不时受到自闭症儿童的干扰,严重影响普通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
2.2  研究对象
        以所教班级的一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
2.3  实验过程
2.3.1 实验前测
        实验前通过体育融合课ABC行为观察量表和交往行为观察表(借鉴来源于SRS量表)观察个案在体育课的主要表现:随意离开课堂。情绪较为敏感,听指令较差,配合度较差,自我调控能力较弱,表达能力一般。与同学之间缺少有效互动与交流。行为表现异常,经常在课堂上大叫。行为较为刻板。分析其原因是规则意识没有建立,与同伴之间没有形成互动,缺少具体练习任务约束,自身某些感觉需求(求关注)。
2.3.3 干预过程
        针对研究个案随意离开课堂并且与同学之间缺少“链接”的行为表现。本研究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编制干预活动方案。本方案在体育课里对研究个案进行体育游戏干预,分三个阶段,每个周期2个月,干预连续6个月,共24周,24个不同的体育游戏内容,如表1所示。
                       

2.3.4 体育游戏活动安排(样式) 表2


2.3.5 实验后测试
        经过半年的实验研究,再次对研究个案进行体育融合课ABC行为观察量表和交往行为观察表(借鉴来源于SRS量表)测试,内容与要求与实验前测一致。

3   结果与分析
        体育游戏是一种的益智活动,不但能提高少年儿童的体能素质,而且对儿童社会化的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游戏中能让少年儿童能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促进个体间的能力交往。本研究在每节体育课通过集体合作性的游戏来促进该案例自闭症学生融入体育课堂,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减少离开课堂的次数,并逐渐为他建立课堂常规。
3.1不同角色关于个案离开课堂和建立交往能力的做法
        3.1.1  教师关于离开课堂的做法,当个案离开课堂时,教师数数“1-2-3”命令个案回来,如他能做到,及时表扬。因个案的需求,每隔10分钟左右,让个案2-3次离开集体帮老师拿取/摆放器材等物品(如:粉笔、器械等)的机会,以满足他的需求。教师要观察个案需求的外在表现;视线范围内建议为短距离为主。布置练习任务,明确练习的次数。
        3.1.2  教师关于建立关系的做法,安排便于观察、指导个案的位置,例如:站队列第一排、分组练习在教师附近。尽量减少外界对其干扰。及时表扬鼓励,多用卡片视觉提醒或者奖励个案喜欢东西,作为强化物。当遇到个案违反纪律、骚扰其他同学,跟他说“我不喜欢”,表达教师感受,让小坡知道,这样做给别人带来的结果。
        3.1.3  同伴关于离开课堂的做法,每周安排固定1至2个值日生“小伙伴”,帮助个案。个案跑开,值日生跟过去,出示卡片,数数“1-10”,让个案接受指令,返回课堂。如真的返回课堂,值日生下课可给予他奖励。注意的是,值日生要热心、乐于助人,身体素质较好。教师或家长对值日生进行培训,讲清楚具体操作;奖励物品是小坡喜欢的,但物品由家长、老师准备。
        3.1.4   同伴关于建立关系的做法,在分组练习时,平日热心的同学要安排在小坡附近。活动要有互动、有规则。例如:行进间运球接力游戏。情况1:当个案运球回来时,与同组伙伴击掌,下一个同学才出发。情况2:轮到个案时,必须等到同伴与其击掌才能出发。情况3:让个案为同伴加油助威。
        3.1.5  家长关于离开课堂的做法,为了值日生在课堂上拿出卡片说指令,个案顺利回到课堂,在家家长要对个案进行训练,让孩子熟悉卡片内容。陪读妈妈的撤离方案,分以下几种情况:情况1:教学环节是静态,例如队列练习、集中讲解、小结等,妈妈在个案旁边。教学环节是动态,例如热身运动、分组练习、体能练习等,妈妈站在场地外面。情况2:倘若个案跑过来,妈妈用语言(命令)、手势指引小坡回到集体。注:建议妈妈慢慢撤离,逐渐减少个案对妈妈的依赖。
        3.1.6  家长关于建立关系,练习时,在还没可以完全撤离之前,帮助个案与同伴建立友谊。课后引导个案与同班同学多得沟通、玩。

3.2 体育游戏对提升个案运动能力的分析
        对个案进行干预的体育游戏是根据平衡、灵敏、柔韧与协调素质相关的动作进行设计。通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与训练,个案的体育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如下表3所示。
          
         
        通过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对比得知,个案干预前肺活量659,干预后1155,评分由30分进步到70分。快速跑能力,50米跑从干预前跑16秒,干预后13秒。柔韧性方面,坐位体前屈(cm),从干预前1.8CM,干预后8.9CM。1分钟跳绳(次),从 59次/分钟进步到72次/分钟。从以上数据显示得知,体育游戏对提升个案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3 体育游戏对提升个案交往能力的分析
        3.3.1 同伴在游戏中对进交往能力的影响分析。体育游戏干预过程中,注意引导同伴对个案进行引导、沟通以及互动,像小老师一样,在游戏中不断提示,引导,互动,强化并有意识在回应来帮助个案提升交往能力。如表4(以一节体育课对个案观察为例)所示。
                  
        
        如表4所示,以一节体育课对个案观察,个案离开课堂的行为,在有同伴协助的课堂明显减少。老师提示有反应,在有同伴协助的课堂明显提高。在干预过程中的目光对视有所欠缺,主动表达需求不足,但在同伴的协调下对别人要求有所反应。在同伴的提示下的被动表达需求有一定提高,在课堂中的情绪较为稳定。

        3.3.2 干预环境对个案交往能力的影响分析。自闭症儿童具有刻板和机械性的行为,本研究通过数据对比显示,不同的环境对个案在游戏干预中促进交往能力有所不同,如下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干预环境对个案交往能力的影响,在同一环境个案离于课堂明显减少,老师提示有相应的反应。不同环境和同一环境,个案的目光对视有所欠缺,主动表达需求不足,但在同伴的协调下对别人要求有所反应。在同一环境的课堂中的情绪较为稳定。
        
        3.3.3    体育游戏干预前后个案离开课堂及交往能力指标统计
          

        如表5所示:通过三个阶段的体育游戏干预后,个案离开课堂及交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主要表现为:离开课堂的次数不断减少。在课堂上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是还要进一步加强。在干预过程中的目光对视有所欠缺,主动表达需求不足。在家长或同伴的提示下的被动表达需求有一定提高。表达简单需求方面有一定的意愿,对别人要求有一定的反应,在课堂中的不稳定情绪有所改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体育游戏对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4.1.2  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对自闭症儿童的建立交往能力,更好地融入课堂有积极作用。
        4.1.3  自闭症儿童融入课堂要加强教师、同伴和家长等不同角色的做法与引导,促进个案的有效融合。
        4.1.4  同伴关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积极作用,体育游戏在干预过程中要重视同伴的作用,积极引导同伴与个案的互动与沟通。
        4.1.5  进行体育游戏干预要注重干预环境的选择,对于个案在建立交往能力有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4.2建议
        4.2.1 体育游戏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对于个案的弱项进行强化。
        4.2.2 自闭症儿童的融合与康复少不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要加强社会、家校联动的方式来促进个案的成长。
        4.2.3 体育游戏对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还要加强多种学科的渗透来促进个案的康复。
        4.2.4 体育游戏干预过程中要多借鉴他人的经验方法,充分整合所有资源促进个案成长。

5  参考文献

        [1]张苗.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学校适应不良有效干预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5(05):71-73.                        
        [2]朱江.体育游戏对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04):42-43.
        [3]朱江.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125+127.
        [4]钱旭强. 适应性体育活动对自闭症儿童发展影响的个案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曾红. 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潘志忠,男,汉族,籍贯:广东四会,生于:1982年12月,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小学。单位邮编:510310,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课题:本文系2020年度广州市特殊教育小课题《体育游戏对提升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交往能力的干预个案研究》(立项编号:T2020142)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