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预习习惯的相关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邵永强
[导读] 如何将农村学生的教学得以更具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核心问题
        邵永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六中学 843000
        摘要:如何将农村学生的教学得以更具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核心问题。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不断的进行实践探索,以使得这一课程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实现,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农村;道德与法治;初中;预习习惯
        引言:
        即便是农村教师亦需要秉承现代课程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型课堂,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使其能够在课前掌握基本知识,以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现状
        在预习环节中,多存在着忽视或是预习效率不高等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农村学校,亦是体现在城市学校,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于预习多是采取忽略,尤其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更是没有提高其重视度。部分学生以学业繁重,没有预习时间为由;部分学生则是认为预习并不重要,教师讲课更为重要;有的学生在预习时仅仅只是阅读教材,没有深入理解,预习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则更加依赖于教师的讲授等等。不论哪种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现代学生主体性课堂的倡导下,对于没有充分预习的学生则难以有效的汲取相关知识,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1]。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预习习惯培养,提高学生预习的意识,以促进知识的有效学习。
        二、培养策略分析
        (一)注重教学活动趣味化,提升学生兴趣
        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兴趣是其首要条件,是提升效率的重要因素,亦是预习习惯的培养前提。因而在农村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展开预习工作,从而高效率完成预习任务,提高预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则需引入具有趣味的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得以在兴趣作用下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例如,在七年级《在集体中成长》中,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集体意识。教师则可组织具有集体性质的游戏活动,如“老鹰捉小鸡”,让学生回归童年,感受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如此,学生则能够在游戏中感受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预习习惯的培养基础上,教师则可让学生参与至游戏的创设中,让学生先仔细阅读课程主题内容,进而依据课程主题设计游戏活动,进而再在课前以抽签的形式选用学生设计的游戏进行课前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的有效提升,亦能够在学生参与设计游戏的过程中,促使其提高预习的效率,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责任感意识
        1.合作预习,提高效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是帮助他们培养预习习惯的一个要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而让他们提升自己的预习效率。这样一来也更便于帮助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对小组内各个学生的责任进行一一落实。上,大家都可以意识到处于小组之中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以优带差。
        2.探究实践,培养习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逐渐提出了要求,因而在道德与法治预习培养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亦需要针对于探究实践能力加以关注,将其融入至预习培养环节中,以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并推动其责任感的提升,使其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在“法律法治”部分的知识教授时,教师则可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情境氛围,进而再引导学生展开预习工作,以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时,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让学生扮演“新闻主播”的角色,让学生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结合时下的相应资料,让学生分别进行“法治播报”,以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于法治内容的了解与记忆,加强其对于预习环节的认真与重视,从而提升其预习的有效性,使其在预习中能够通过深入思考,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采用激励性评价,提高预习能力
        相对于农村家庭的学生,其在心理上常见为自卑、内向等,其主要是受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经历等影响,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应注重给予学生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针对性的采用评价方式,以通过激励性、赏识性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的认知自我,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其预习意识,使其能够更高效率的进行预习学习,提高其预习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的教学中亦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育群体,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更是需要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预习贯彻与教学环节之中,帮助学生提高预习的意识与效率,提高其思想道德以及法治的观念,使其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具备良好的行为及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建. 农村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预习习惯的相关问题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38.
        [2] 王昌蓉. 农村《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3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