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宋志旭
[导读]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内容之一,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
        宋志旭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2265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内容之一,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但是目前却面临着无法吸引学生的难题。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将教育戏剧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做出了阐述,旨在通过戏剧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点教学思路。
        关键词:教育戏剧、小学、道德与法治
        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小学生越来越早的接触社会,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思想。但是受限于生活阅历不足以及心理上的不成熟,孩子们就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给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在课堂中融入戏剧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一、戏剧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优势
        (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就长期的教学来看,道德与法治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教学效果并不好,甚至还比不上语文课上老师的随口提点。究其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社会阅历不足,对于道德法治教育的接受度不高。教育戏剧的出现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孩子天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育戏剧与学科的融合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孩子们可以从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是特点鲜明的人物当中感受到快乐,爱屋及乌之下,自然也会对道德与法治充满了兴趣[1]。
        (二)增加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戏剧主张用充满生活性与趣味性的故事来演绎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可以在观赏故事的过程中掌握道德法治常识,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与结局来明晰什么样的行为是违反人伦道德与国家法律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他人所接受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会被他人喜欢进而得到鼓励的。比起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会按照课本来给学生讲一大堆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孩子并不喜欢,教学效果自然也不见得有多好。孩子们往往能在课堂上记住老师所讲的,但是一旦到了生活实际当中,能将其实践运用出来的并没有几个人。但是教育戏剧的出现却能让孩子们将自己代入故事主体当中,自主思考探究主体行为的正确与否,进而增强理解能力。
        二、教育戏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重视戏剧内容的选择
        在将教育戏剧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时,首先要注重戏剧内容的选择。要求教师应做到在选择戏剧时考虑到以下三个要素:戏剧的趣味性、教育性与生活性。

教育性自不用多说,这是戏剧教育的主要目的,选择的戏剧故事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能在某方面为学生提供教育意义的。例如,教师可以从“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等题材入手创造戏剧短篇,让学生能通过故事来学到做人的道理,也可以在网上下载有教育意义的小短片来给学生播放[2]。
        其次,教育戏剧要注重趣味性,这也是戏剧教育的关键之一。发展戏剧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让孩子们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兴趣,进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尽量以孩子们喜欢的人物为原型,加入教育元素。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这部动画片,我们可以以他们为原型,来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在戏剧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立足学生的生活,以孩子们的生活为蓝本进行创作,不可脱离孩子们的实际。这就要求戏剧的台词不能太过艰深晦涩,情节也不能过于生僻,这样的戏剧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除此之外,戏剧内容不可脱离学生过远。例如,可以反映孩子们的生活内容,围绕同学间的友谊进行描述;也可以反映拾金不昧等美好品德等[4]。
        (二)重视小学生的探究
        教育戏剧的一大作用便是增强小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自主去思考课本中的知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被动接受来自老师的理论灌输。因此,在运用戏剧进行教学时,我们应做到将这一功能进一步放大,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当一部戏剧播放完毕或学生亲身演绎完之后,我们可以给学生留下几个问题。以《小马虎添麻烦》和《小布丁和蝴蝶》的演绎为例,我分别让孩子们对这两部绘本故事进行了戏剧化表演[4]。《小布丁和蝴蝶》讲述了刚搬入新居的小布丁在蝴蝶的鼓励下成果融入集体的故事,《小马虎添麻烦》则塑造了一个只会给别人添麻烦的反派形象。在孩子们演完这两个戏剧故事后,我对孩子们问道:“同学们,你们觉得小马虎做的对嘛?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像小布丁一样融入集体生活当中呢?”孩子们纷纷表示懂得了关心同伴的重要性,以及一定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才能不给他人添麻烦,才能得到他人的喜爱,成功融入集体当中,。
        结语:教育戏剧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小学生游离于道德法治课堂之外的难题,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注重题材选择合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参考文献:
        [1]胡萍.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34(25):45-46.
        [2]胡萍.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45(25):56-57.
        [3]马燕. 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 新丝路:上旬, 2019, 1000(009):11-12.
        [4]杨同海. 绘本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亚太教育, 2019,23(08):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