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吴万锦
[导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活动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发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吴万锦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播阳中学418502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活动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发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立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引言: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灵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本身就需要帮助学生培养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增强他们应用能力。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背景下可以让知识讲解方式等发生转变。
        一、变组织教学为创境激趣
        当教学有了互联网的支持,在课前教学时,可以通过采用创设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主要是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之后设计流程,再开展教学,程式化的课堂没有吸引力,学生学习激情不足。通过创境激趣,将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来可以借助灵活的情境拉近学生和本节课知识的距离。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创设情境可以变得更为顺利,比如可以借助图片或者视频等给学生营造比较逼真的情境。
        在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中,会涉及“图片素材的加工 ”相关内容,在这一部分知识中,需要学生学会浏览图片,并且能掌握基础的图片处理软件以及编辑图片的基本方法。此时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两张图片(如图1、2),让学生观察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此时,学习生会对这一部分知识产生较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会迫切地想知道如何才能在不改变图片中其他信息的基础上将图片中的一些物体去除。
     
        二、变教师讲解为主动探讨
        在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帮助,让以往教师讲解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讨,进而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有了互联网的辅助可以打造翻转课堂,在课前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制作成视频发放给学生。这样他们就会在课前提前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实现先学后教。这样的方式相较于以往,教师直接将新内容传授给学生效果要好。而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因为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在这一方面的转变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摆脱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会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翻转课堂也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以及主题研究法等方式,开展的流程基本和翻转课堂类似,都是需要教学视频来辅助的。
        比如在 “影片的后期制作”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先学后教这种方法,让学生主动探讨。在当前的时代下,学生要获得短视频或者观看短视频是非常容易的,所以他们对这一部分知识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之前可以给学生设置具体的目标,或者给他们提供一段影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剪辑。在剪辑的过程中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发现的小诀窍等,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就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来主动探讨,大家互相分享经验,最终完成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
        三、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
        当课堂中的知识教学开展完毕之后,就要积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让他们来运用、巩固知识,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不过作业内容毕竟比较枯燥,对于学生来说吸引力不足,而且他们常常会将作业当做一项任务。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可以对巩固知识这一部分做出创新优化。比如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实践项目,让学生来自主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需要用到所学的知识。而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本就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具体实践的,只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在网络数据库中下载文件,学习字处理软件,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掌握。但是在教学中,学生能动手实践的机会是比较少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讲解新知识,因此实践留到了课下让学生自己完成,但是由于条件等受限,且很多学生自制力不强,最终实践练习流于形式。
        有了互联网技术的辅助,就要积极对这一问题做出解决。与其死板的要求学生去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还不如直接给他们设置一个实践项目。而且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多了,他们拿到具体的实践项目之后,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搜集更多的信息。比如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中,会涉及设计相关内容,比如文字编排,字体调整等,针对这些内容就可以设置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来完成。例如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班级设计一个海报,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形式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锻炼是非常全面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互联网+这种背景下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可以借此对于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从以往的组织教学变为借助互联网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开展先学后教,知识内容讲解完毕之后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项目让学生来完成,依托互联网+,这些都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珺. "互联网+"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4):55-57.
        [2] 马秋燕.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 No.67(04):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