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教育落后地区实施分层走班教学面临的困境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柯丽琼
[导读] 在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兼顾到所有同学的实际情况,无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柯丽琼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摘要】:在传统的行政班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兼顾到所有同学的实际情况,无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泸源中学地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贫困山区,学困生较多分层走班教学的可行性相对较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出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问题。笔者对泸源中学的走班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此次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希望同类学校能够据此对走班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让这个先进的教学制度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  分层走班教学   学困生    问题  
正文
        笔者对泸源中学的走班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总结出分层走班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校方面,分层走班的实施面临重重阻力
        分层走班面临较大阻力。 师生、家长能否接受分层走班教学,是关系到该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由于云南省新的高考模式还没有正式出台,省内也还没有分层走班教学的成功案例,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分层走班教学并不如学校期望的那样支持。
        走班成绩不理想。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贫困县,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自律性差、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专心听课,课后不能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分层走班教学制度的实施不但不能发挥其因材施教的优势,反而让教学管理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因此,虽经历了三年的走班教学却未取得理想的成绩。
2.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氛围差
        学习时间减少。传统教学中,学生存在不清楚的知识点,都习惯于利用课余时间请教教师。同样的,一些任课教师也会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进教室答疑。分层走班后,课后问问题的学生减少,师生的课间时间变得“匆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劲头。
        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我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自学能力弱,走班学习中缺乏稳定、集中的管理,缺少班主任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大部分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有效性和主动性较为欠缺,甚至出现学业退步的情况。同时,大多数B层次班级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差生,并因此而产生了厌学等消极情绪,他们集中在一起后不良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相互传染,对学习产生更进一步的不良影响,进入恶性循环。
        学习氛围下降。各个科目走班教学的班级学生构成都不一样,学生相处时间短,难以形成学习上的“合力”,更难营造好的学习氛围。A层次的班级稍好,B层次的班级学习氛围极差,课堂上能认真听讲的同学较少,几乎无人能主动积极的学习。甚至B班还会形成一股“以认真学习为耻”的歪风。
3.教师方面,教学和管理的实施难度加大,教师积极性受到影响
        任课教师课堂管理难度增大。分层走班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疏远,任课教师很难组建自己的团队,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时,学生的交际范围扩大,差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会传染到自律性差的同学身上,课堂纪律也变得更差,教学班的管理难度加大。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难度加大。分层走班后,班主任跟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少,即使是进行走班教学时也只能接触到班级上的少数同学,不能面面俱到的监督和管理行政班的学生。同时一部分学生由于已经不在班主任所教授的教学班中学习了,他们也就不愿意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的权威受到挑战,导致班主任的管理者角色弱化,班级管理存在盲区,班级管难度加大,管理效果明显下降。
        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无法匹配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分层走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是教学实践者,更是教育实践者。教师被动接受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很难去主动探索如何分层教学、如何课后辅导、如何管理学生;学校相关培训未跟上;相关学习条件不完备等因素都导致了教师的素养无法匹配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间课程协调难度高、教研减弱。由于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走班的课程时间安排是捆绑在一起的,教师同步上课,以至于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变得困难,给教师的共同教研带来了挑战。
        教师评价难度加大。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后,同一教师上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成绩参差不齐,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学校一时难以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建议
        结合三年走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开展家长座谈会和班会带领学生和家长学习分层走班相关理论,让他们认识到在新高考背景下实施分层走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从内心里接受走班制度;其次,不断完善分层走班制度下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让广大教师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和管理中为分层走班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分层时要兼顾成绩、平时表现等多方面因素,避免打击上进生的积极性;最后,学校方面要多向走班成功的学校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措施。
        总之,高考新政视野下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的确给学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实施过程中有赞同也有反对,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新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就能使学生、教师、学校得到更好地发展,从而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新高考。
参考文献:
        [1]《高考改革背景下分类分层走班的实践与研究》                 季  敏
        [2]《高考走班管理现状成因及对策》                             褚鸣飞
        [3]《选师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在普通高中的实践与探究》             赵连国
        [4]《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上海市A中学走班制实施困境的个案研究》   谭俊楚
        [5]《新高考高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管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张金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