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阳信县教育和体育局 山东省滨州市 251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给教育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已经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为了核心素养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我们称之为新课程改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多元型复合知识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育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更是对我国社会进一步的推动与助力。中学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养成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尤为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通过最优路径解决问题,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这既是对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一种推动,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铺垫。本篇主要论述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新课程改革中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支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专业培养;转化率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教学程度不够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虽然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也十分浓厚,但是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发现,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核心素养教学程度不够的问题。面对如今的社会,教育行业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具备专业精神,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就信息技术学科来讲,学生不光要在课上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也需要在课下进行研究与思考,从而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知识海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仅仅停留在信息技术学科表层上的学习,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直接的说明了该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程度不够。同时,教师缺少个性化教学的展开,没有让学生形成持续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很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全面颠覆。
(二)教学方式单一化
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发现,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往往是以“理论讲解+上机操作”为主,虽然这种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但是其教学方式老旧单一,致使很多学生对于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内容没有兴趣。例如,根据一项调查显示90%的中学生都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模式只有一种,就是“理论+实操”的形式,虽然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都会有意推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的学习思维意识还仅仅停留在传统阶段,也就造成了教学方式单一化问题的无限延伸。所以,针对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还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真正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信息技术的知识与课程更加深入人心,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三)忽视教学转化率
虽然教学转化率并不能通过数据进行直观的体现,却可以通过各类数据进行间接的反应。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转化率的提升,仅仅是把教学思路放在了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上,忽视了学生的教学转化率的提升,也就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例如,某信息技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现状,拟定了相关的教学方案,但实际获得的结果并不理想,这就是忽视教学转化率的具体体现。所以,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忽视教学转化率的问题,不光需要教师真正意识到教学转化率的重要性,还需要通过不同模式的开展,不同方法的推进,提高教学转化率,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推进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重视专业培养和个性化培养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不同程度的信息化教学。如某位学生喜欢编程,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了编程的基础之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编一些简单且实用的小程序,从而深入的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这也是个性化培养的具体案例体现。个性化培养遵循了学生的发展体验性,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重视专业培养和个性化培养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经途径,可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单一化问题的出现,既不利于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真正内涵,也容易使学业压力过大的学生们对信息技术学科产生排斥或抵触的心理。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是使学生与教学相互适应的具体体现,也能革新和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例如,某位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了“6+3+1”的教学模式,将整个课程分成了10份,6份由学生课下自主探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网上查找资料的模式进行,3份由学生们在课上进行自主讲解,可以将不同的知识板块分给不同的小组进行讲解,既能体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通过学生们的轮流讲解,可以有序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进程,剩下的1份则是由教师为学生进行解惑答疑和课程升华,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学生更加有兴趣地钻研下去。诸如此类的方式,都是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教学时间进行方式上的更新,从而满足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
(三)重视并提高教学转化率
教学转化率因素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它不仅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直接证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学转化率的提高,才能帮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现状,不断的更新方法,总结教学,提升教学转化率,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不断向前发展。例如,某教师将学生的课后运用知识情况作为教学转化率中的一个指标进行鉴定,他调查了学生课后运用知识进行应用的概率和情况,然后在课上进行内容上的调整和思路上的铺垫,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学生在课下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频率增加了,且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这就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重视并提高教学转化率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本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息技术学科有着很强的时代性且应用性极高,在中学阶段针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不光可以为学生的知识积累起到铺垫作用,更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拓展方向。本文从重视专业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重视并提高教学转化率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并总结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途径,对于新课程改革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动与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虽然在中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可实施性和不可操作性,但教师只要明确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涵,并不断更新方法总结思路改善模式,就一定能最大程度上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更好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知识积累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海芳.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0(79):5-6.
[2]马艳霞.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重点探寻[J].试题与研究,2020(2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