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
(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00 )
[关键词] 学习强国 高中思政课 初心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包罗万象的内容、制作精良的图文、形象生动的音视频、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从中央政策到时政要闻,从人文科学到法治军事,从诗词古籍到传统文化,上溯中华历史,下至当代百科,“学习强国”几乎是一部有长度、广度、深度的百科全书,成为了全国人民喜见乐学的大课堂,也成了点亮高中思政课“初心”的一盏明灯。
高中思政课的“初心”就是“立德树人”。如何借力“学习强国”,让这一“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深入挖掘“学习强国”,让“初心”立起来
落实“立德树人”的“初心”,首先是让学生把这一“初心”立起来。高中思政课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弘扬主旋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可以深入挖掘“学习强国”为高中思政课所用。
“要闻、新思想、党史”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可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人物、教育”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人文底蕴;“科技、实践”可教会学生科学精神与实践创新;“文化、用典”可赋予学生审美情趣,浸润精神世界……“学习强国”就像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为高中思政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二课堂资源。
深入挖掘“学习强国”,与高中思政课教学融合,创造协同效应,使高中思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唤起学生心底的精神共鸣,让“初心”立起来。
二、精心整合“学习强国”,让初心富起来
落实“立德树人”的“初心”,必须让高中思政课堂丰富起来。“学习强国”相对于教材,更新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精心整合“学习强国”的内容,寻找与教材的相关点、切入点,有利于“立德树人”的土壤更加丰富。
《经济生活》中涉及到了“多变的价格”、“市场经济”、“新发展理念”、“对外开放”等,在“学习强国--经济频道”中,可以找到对应的生动材料:“秒读中国经济”、“精准扶贫我们在行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开启对外开放新时代”……
《文化生活》中提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复兴”等,在“学习强国--文化频道”中也可轻松找到“国博非遗”、“中华诗词”、“孟子思想与文化自信”……
“学习强国”走进课堂,使课堂更加生动,话语更加动人,哲理更加通透。不仅改变了高中思政课教材的厚度、广度与深度,更直观展现了我国的民生之幸福,国家之兴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我国道路、制度、理论与文化的自信,让“初心”丰富起来。
三、充分借力“学习强国”,让初心亮起来
落实“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理直气壮地上好每一节高中思政课。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学习强国”无疑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充分借力“学习强国”,让“立德树人”的初心亮起来。
如“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每日金句”就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而高中思政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强化价值引领功能,敢于进行思想“交锋”和理论“亮剑”,引导学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
借由“学习强国”的理论阵地,让广大高中思政课教师有信心有责任把自己锤炼成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把自己打造成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立德树人”的担当者。
不忘初心,方的始终。充分借力“学习强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初心”亮起来!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学习强国”以其“包容、高效、情怀、创意”的平台特点,“分享、学习、互动、提升”的互联网思维,为高中思政课提供了更为坚定的立场、更为丰富的资源、更为明亮的未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学习强国”让学生以更生动和厚重的方式认识高中思政课的“初心”,立德树人,点亮理想的灯;也以更加共鸣和内化的方式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根铸魂,照亮前行的路。
参考文献: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新闻中心《学习强国,我们都是追梦人》
[2]曾 颖《当小学德育遇见“学习强国”》
[3]学习强国《激发爱国热情 凝聚磅礴力量》
[4]刘勇《让思想政治课“红”起来》
[5]刘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