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琴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实验小学;)
古人们在谈到一篇好的行文时会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似撞钟,清音有余。”二十个春秋,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我深刻地体会领悟其间的种种滋味。引人入胜的课堂开场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好奇心,是成功进入课堂的一个良好的开始。而课堂的结尾即像一部压轴式的中国大戏,对整堂课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妙用。我就平时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激荡的音律中结尾——听
在聆听美妙的旋律歌曲和音乐旋律容易敲击牵动一个人或个人的内心精神之处和弦,呼唤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一种欲望、情魄。能够很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本主观能动性,使其静心凝神倾听,并且在思维的相互交织和碰撞,学生能很好的对课文进行自我领悟、融合和自我升华,真正达到"外施造化中心得源"的最高境界。
文中音乐寓意于欣赏音乐之美。例如《晏子使楚》,教学活动即将圆满结束时,《历史的天空》这首歌低沉回荡的旋律响起,配上描写晏子的诗句,刹那间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主人公晏子的情感融合起来。而且学生们神情专注,大家都沉浸其中,无须花了更多的话来描述,去分析和总结,此时"声教"已经远胜于"言教"。
总之,根据课文的内容,在整个课堂结束点恰到好处的地方采用了音乐进行渲染,学生和人物之间架起了感情桥梁,学生沉浸在文中对人物进行描述的意境和情绪中,课文的主题思想在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旋律中得以升华,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在激扬的兴趣中结尾——读
精彩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和文化精髓的重要地方。如果要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得益于课内,更需要延伸于课外。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语文课堂的教学,教师得用钻研教材,用专业先进的理念,引领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天地里自由驰骋。一堂充满爱和深情的课堂结尾设计也是不失为一种引领着我们学生从课内的阅读到课外扩展拓宽的行之有效路径,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面,丰富经验和积累,开阔眼界,从而不断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
清代作家吴敬梓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写作才华的文章。整篇文章不足三百字,但是通过独特的动作细节,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守财奴的经典形象。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结语处,我深情描述:“孩子们,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诞生二百多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有很多人研究他。有人说他是可笑的,有人说他是可怜的,有人说他是可悲的,也有人认为他身上也是有些优点的。那么严监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君品读----《儒林外史》。两星期后我们再交流讨论。”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要去品读这本书。
课堂的结尾成了是学生思维的发展的桥梁。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已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跳跃飞翔的思绪,激发学生去探究外的面世界。充满激情的课堂,就如热烈奔放的的大海,会使我们的学生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三、在真切的情感中结尾——写
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活学活用。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总能选择最好的时机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的思维提升并激发其写作的欲望,在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写作练习一定会收获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
教学《花的勇气》,课至结束,学生们通过朗读,沉醉于花的勇气里。老师适时进行点拨"是啊,正因为这位写作者的心头黯然一震,所以他这样解释说道:小小的那朵花子居然拥有如此般的精神气魄!我的心头黯然一震,这一次惊吓,使我深刻地明白了对人类生活的真正意味在于它,是否有否有否勇气!孩子们,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勇气?我们试着按这种方式式写写。
出示句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_______勇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他们提到了在绝境中奋力挣扎的飞蛾,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的是运动员,在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的腊梅大家饱含深情,学生的自豪之意溢于言表。我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孩子们,老师所要求的思想和勇气就是在面对你不曾设想的困难面前,应该不怕困难,勇敢地去面对,这样我们的人世之花才有机会尽情绽放。老师要求每位同学们都能够更加珍惜和尊重自己,好好地生活下来,并且把它变成了光彩有力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勇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从阅读迁移写,再到迁移写生命,可谓是一举多得。既可以促进学生增强对文章的感受,也可以提升其写作能力。
四、在理解地运用中结尾——创
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知识的迁移和创新,只有理解了,运用了,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得以提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课堂上,教师发挥所能,急时有效的引导能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在学习中得到挖掘与发展。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时,让学生不断品读课文的优美的词句感受作者写作语言的精美。课堂结尾时,我这样设计:“孩子们,真是意犹未尽呀,此时纵有千言万语也抵不过季老先生笔下那一行行奇丽的小诗,我们一起去看看,一起把它完成起来。走在德国,家家户户,依然把花养在……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满街的窗子前依然……、……,这境界,依然颇……, 那就是,……,……。我们不禁感叹阿:多么……!多么……! ”
学生笔尖颤动,美丽的词句在笔下源源不断地流泻,文字就如美丽的蜂蝶在飞舞,一段段感人的话语,温暖了学生们的心。这样一种富有诗意的写作方式,拉近了学生和文字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得学生耳目一新,荡起了学生傻蠢欲动创作词的涟漪。作品展示时学生自行创作的词美不胜收。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如果没有了精彩的开头,便无法称之为一节优秀的课。因此结课的技能与导授的技术水平一样,是衡量老师教学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就要准确地把握好这些关键点。而课堂结尾的最大妙处就是恰到好处的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升华了课堂上的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