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改革,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持续创新,思维导图也逐渐走入老师们的视野,被广泛应用于开展教学过程当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们创建思维,显著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阶段为例,探析初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教学
根据相关的调查我们发现,对于多数的初中生而言,相对于初中其余几门学科地理是一门入门学习困难且不容易取得良好成绩的课程。在地理课程中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地理位置、经纬度不仅繁杂,且学生们难以记忆。现如今为了开展高效的地理教学,思维导图被很多老师应用于初中的地理教学之中。思维导图能够将课堂中抽象的知识点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记忆地理课堂中知识点的效率,但是实际开展地理课程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思考,探索如何更加高效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用于视觉化组织信息的图表,它能够将课堂中抽象的知识通过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图像与文字联系在一起进而更加形象的表达出来,易于人们的理解、记忆,其中重中之重便是总结出的概括性知识点。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以某个知识点例如气候类型或经纬跨度为中心,将书本上与之相关的(内容、概念等)用直箭线或者其他易于直观表达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极具概括总结的知识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初中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发展更加倾向于一些具体的事物,对于书本中抽象的地理内容、知识点理解、记忆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初中地理中的气温特点、地形地势等。而思维导图的作用便是在于能够将地理教学内容中一些相关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通过图文并重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学习内容和抽象的地理知识点,课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显著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地理是一门极度繁杂又抽象的学科,其中具有非常多的零碎小知识点但其相互之间又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仅靠学生个人一点点的学习记忆难度是比较大的,而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整理出系统的知识框架,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关联,方便学生们的记忆,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思维导图用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初中教材同样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地理的教材课本也不例外。目前,所使用的初中地理教材无论知识内容还是书本结构都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同时伴随着知识的难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于地理课程中知识繁杂且难度提高的直接体现便是,很多学生考试的过程中往往在选择题和判断题上就丢掉很多分数。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极为重要的。初中地理老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教材中的知识重难点整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们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深刻地理解记忆知识内容。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中地图的教学。这时候老师们就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中,将有关地图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分成地图的三要素和选择适用的地图,跟之前学生学习过的判别方向、比例尺的换算联系起来,从而简单细化复杂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这就是思维导图的妙用。
(二)将思维导图用于地理知识的分析与总结
初中的学生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地理知识,但是毕竟学生们的年龄比较小,再加上初中阶段才刚刚接触地理,对于地理学科中的分析总结归类能力还很弱,在一些相似的概念上理解和分析也比较困难。例如几条特殊经纬线的辨别、经纬网的定位,这些抽象的内容对于班级上地理基础不足、思维逻辑性比较弱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此地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那些容易混淆记忆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存在差异的地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判断。例如,初中地理教材中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由于学生们学习等温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会存在一定的影响,极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混淆,老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如图)
.png)
将等温线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中的各个知识点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们根据思维导图就能清晰地认识两者之间关联,轻松掌握相关的知识。
(三)将思维导图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习惯
常言道:温故知新,由此可知学习知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生反复的温习。现如今在初中的地理课堂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们常常在接触和学习新知识后,便会记忆不清甚至遗忘旧的知识。究其原因,便是学生们仅是在课堂上理解了新的知识,课后并没有对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复习。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后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没有去复习课堂所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由此我们便可以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培养课后自主复习的习惯。例如老师可以在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时,额外多加一项,即让学生在每节课后都要对自己曾经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至于思维导图的形式,根据学生自我意愿即可。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构建思维导图,长此以往,学生们便会养成课后自主搭建完善知识思维导图自主复习的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构建思维导图,更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加深对课堂内容的记忆。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将地理学科中繁杂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深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复习搭建完善思维导图的习惯。老师在开展地理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理解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并将其更好的应用于课堂上,让思维导图成为初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韩振国.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利用思维导图上好复习课[J].中国电化教育,2004(8):48-50。
[2]尚卫平.赵国庆.关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调查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5(10):48-50。
[3]付淇.基于协作知识建构的思维可视化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4):147-149。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区域自然环境教学中的应用】立项编号:(2019)-JKGHYB-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