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霞
济南市济阳区第一中学
一、美术学科素养的内涵及目前的教育现状
美术学科素养主要包括美术表现、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这五大学科素养的针对人群不仅限于美术专业的人才,还面向全体国民,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属于基本素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则为衍生素养。
从以往的经验和我们面临的现状来看,现代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人。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素质教育,才能理解人的各种素质中,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才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素质。可是,现行的某些教育教学模式却对这个本质问题置若罔闻。由于多年来陈旧观念的积淀,教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转盘上惯性运转久而久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育人的本质不断退化,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因此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人文素质缺乏的原因
应该说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比较缺乏主要原因有: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从小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要求非常有限或处于较低层次;从学校方面看,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人文素质的教育,造成学生人文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文明修养程度较低,在往的美术教学中,我们也是过于强调了美术实用性。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对学生人格与个性的教育则遭到冷落。
在当前教育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人们开始关注人文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素质教育的时代,美术教学不能只是机械的灌输知识,而是应该与学科素养结合起来,将知识的传授化为一种情感的交流。中学美术课教学贯彻人文素养教育也有其内在的优势:美学素质在人文素养中占重要地位,关系到人的审美方向,美术课学科理论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通过明“理"动“情”、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美术教学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理应站在美术教育的前沿,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契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促进美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三、 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着眼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审美观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我们的美术课要起到帮助同学们提高创新精神,就不能“以本为本”,脱离他们的实际,在教学中就应摒弃固定思维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发展,锻造学生良好的创造力、观察力、表现力,与实际形结合认识事物。
例如在讲到《清明上河图》时,请学生讨论当时百姓的日常生活,再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的交通工具,我们的衣着打扮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再有意向学生提出一些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人文的角度品读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二)优化课堂氛围,营造良性沟通,构建平等课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体现价值,增强学生人文意识。
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文素养的良好体现,也是美术课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创新,当然,这就需要教师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以丰富的知识,宽阔的视角引导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得有勇于承认不足的精神,毕竟在现代社会知识的获取早已不局限于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开放的心态“教学相长”更易于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真正给予学生话语权,给他们自由表达见解的空间,多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营造起平等的民主氛围,破除唯师命是从的思想禁锢,增强学生们独立进取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人文素养。当然这并非根本解决之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想说,有话要说,不吐不快,这就需要我们重构学习的模式。
(三)更新学习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创造性学习培养美术人文素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未来建设者具备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目标,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塑造健康人格、正确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我们的美术课就应以学生为本,从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入手,以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不能由我们教师一味的讲解分析,而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脑子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归纳整理、辨别美丑、创新实践等能力。
例如:老师在示范讲解时,先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形、结构、比例、明暗、色彩、立体、空间等。同时也是对学生行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既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技法的训练,一节课中教师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绘画的基本知识,运用引导分析观察、认识和表现物象的能力。指导训练技能、技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绘画的过程。
最后,根据作品,所发现的问题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小组探讨达成认知共识。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之际,更是塑造了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生活态度,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我们的美术课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引导学生追求自主创新,激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美,才能够不负这个不断奋进的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他们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审美能力逐步增强,人文素养日益丰富。
让学生体会到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心灵绽放人文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