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陈金榕
[导读] 文明礼仪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也是文明水准的一个标志,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古至今都是礼仪之邦
        陈金榕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温水镇中心小学,564602       
        摘要:
        文明礼仪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也是文明水准的一个标志,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古至今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能够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让学生可以在未来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本文对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和方式,希望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引文:
        教师的职责就是开展教书育人的活动,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是一个非常复杂又长期的过程,不但需要传授学生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此外,在开展文明礼仪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并且需要和家长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才能让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得到有效的实现。
        一、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需要从全面抓起
        如果想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就需要要求学生从一些小事做起,对于《小学生的日常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都需要小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教师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都需要给学生开展做好事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在现阶段,由于很多家庭对小学生的溺爱,很多小学生在家庭中都是饭来张口和衣来伸手,因此小学生很少会主动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想要让文明礼仪的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全面抓起,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着手,比如小学生看到垃圾需要随手捡起来丢到垃圾桶,在上下楼的过程中,需要轻声慢步,在见到师长的时候,需要主动问好,在班级中如果发现那些地方不够整洁,需要主动进行整理,衣冠需要保持整齐,在上操或者班会的时候需要佩戴红领巾,在放学站队的时候需要做到快速和安静等。这些都是生活中比较平常的一些小事,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只有让小学生做好生活中的点滴,才能让自身的文明礼仪习惯得到良好的培养。
        二、教师需要发挥出自身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除了家长以外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于教师有着崇拜的心理,对于教师的一些行为举止都会进行认真的模仿,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给学生起到学习榜样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做好表率,用自身的品德行为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开展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仪表,对待学生需要和蔼可亲,讲话的时候需要做到彬彬有礼,以此可以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可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比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当学生向老师行礼问好之后,教师需要坚持给学生问好,让学生坐下的时候教师需要说请坐,在课间学生向老师问好的时候,教师需要热情地回答学生,并且要给予适当的微笑。在学校中,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仪表端庄,并且需要以身作则,这样学生就会在师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还需要积极给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给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标兵的评选等,并且以此作为教育的主题活动,对于一些在文明礼仪方面表现教好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表扬,并且评选为文明礼仪标兵,从而给班级中的学生做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言行举止可以给其他的学生起到重要的作用,以此可以引导学生向他们积极学习,并且让其他的学生也积极努力去争当文明礼仪标兵,以此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文明礼仪的教育中,让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
        1、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尊重师长,当学生在见到师长的时候,需要主动地给师长问好,当学生去办公室找教师的时候,需要在门口喊报告,在得到教师的允许之后才能进去;当学生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导;在教师平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提出自身的一些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语言表达要清晰有礼貌,不能出现言语过激等行为。
        2、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之间和谐相处,让同学们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主动帮助一些弱小的同学,不能歧视其他的同学;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需要采用礼貌用语,并且做到不骂人和不打架,没有经过同学的同意不能随意使用同学的物品,不能在教室内进行嬉戏打闹,避免给其他的同学产生影响。
        3、    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具有时间观念,不能迟到和早退,不能逃学,如果学生有事需要向教师请假,在放学的时候需要按时回家,如果想去同学的家里写作业需要提前跟父母沟通,避免父母担心。
        结语: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习惯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开展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在未来得到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蒋璟萍.中小学礼仪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德育,2017,(03):37-40.
        [2]李悦芬.文明礼仪之花遍菁园--以“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2):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