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翠
巴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国以教为本,教以师为先。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在2018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启动仪式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把幼儿教师作为办好学前教育的第一资源,把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幼儿教师队伍作为核心任务。由此可见,建设一支优秀的幼教队伍是实现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科学保教质量的必经之路。在实践中我认为山区幼师队伍的建设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一、 确立“师本”意识,强化主导地位。
幼儿园不在园舍之大,而在于精神之大;不在楼宇之高,而在于品位之高。这个大精神和高品位都得由教师来体现。幼儿教师的发展与保教保育的发展是形影相随的,对幼儿教师进行新的定位,并且将新理念用于实际的科学保教中,学前教育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体现出时代价值。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需要与时俱进,努力将近些年来幼师队伍建设的一些作法加以研究,形成加强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对幼师队伍建设管理的指导原则、建立健全幼师队伍补充和调配机制、强化园长队伍和幼师队伍建设管理、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工程、保障幼师合法权益、营造尊幼师重幼教氛围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意见,从而培养一批以名园长为龙头的专家型幼教管理队伍,以优秀幼师、中青年骨干幼儿教师为主体的幼师队伍,使幼儿教师数量、素质和结构不断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建设目标。
(一)强化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满足需要的幼师队伍,是办好学前教育的基本条件。建立和完善定岗、评聘、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是学前教育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要在科学性上下功夫,确保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尊重教师热需求。“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要依法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在落实待遇时要和中小学教师持平,要尊重幼儿教师的合理需求,在幼儿园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困难,让老师们感受到幼儿园的集体的温暖,从而化为工作动力。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培育幼儿教师的“工匠精神”,使其精益、创新、专注、坚守,始终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引导老师们体会党和政府对幼儿教师的关怀,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留人。
二、发挥园长的核心作用,突出园所的精神标注。
陶行知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足可见校长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园长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因此,园长应该是道德的标注、知识的化身、大爱的载体。
(一)高境界求发展。园长要能高瞻远瞩,看得到发展趋势,能透彻把握政策,用足政策,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为幼儿园的发展争取政策。
(二)大情怀传爱心。园长心中必须始终装着幼儿、装着园所、装着家长,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要给于更多的关爱。也许将来幼儿园所教的知识和规则都忘记了,但给予幼儿的爱永远不会被忘记。
(三)好风范树威信。园长在纪律上要遵规守纪,在管理上要游刃有余。
处处率先垂范,以自身人格魅力树立威信,形成凝聚力、感召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努力把幼儿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四)真学识聚人心。园长要善于研究最新幼儿教育理论,特别掌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出去学习幼教“绝活”,要经常和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育儿经验,并以自己的真学识折服人,凝聚人心。
三、加大培训力度,夯实发展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既要高度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又要培养幼儿教师的博学多能,以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一)关注园所之魂、师德之师,不断创新园长培训工作。着力培养“勤于学习、精于管理、善于协调、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园长队伍,使园长能接受到各种先进的保教思想,见识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完成建设型园长向管理型、研究型园长的转变。
(二)对幼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从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提升入手,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幼儿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坚持对幼儿教师进行综合素质提高培训的基础上,推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运用”和“教研训”于一体的园本培训模式,健全园本培训支持体系,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实施考核奖励,引导幼儿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实施“三个优秀工程”。没有优秀的园长就没有办园的高标杆,没有优秀的班主任就没有管理的高水平,没有优秀的教师就没有科学保教的高质量。从一个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必须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探索教育规律三大阶段。因此,在幼儿园内实施“三个优秀工程”,是推动教师“转识成智”,成为“三优”人才的绝好路径。
四、强化师德建设,创新幼师形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是孩子灵魂的启蒙者。在幼儿园这片土壤中,清晨至傍晚的分分秒秒,孩子们的身边都少不了老师的陪伴。因此,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决不能小觑,而队伍建设的核心又必是师德,因为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抓好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是学前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之一。
(一)确立师德建设目标。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着力培养“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团结合作、进取创新”的教育精神,用这些目标要求引导和推动幼师队伍师德建设。
(二)建立宣传激励机制。幼儿教师要与中小学教师平等享受各项政策,教育行政部门要极力维护幼儿教师权益,营造尊重幼儿教师的氛围,大力评选表彰保教优秀、师德先进的幼儿幼师,大力褒奖幼师的高尚情操,展示幼师的精神风貌。
(三)严格师德考评机制。每个园所都必须落实师德建设责任状,建立师德档案,用制度约束人,严厉查处教师失范行为。幼儿园要利用各种政治活动,提高幼儿教师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规范幼儿教师行为,引导全体幼儿教师“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增强幼儿教师职业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