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刘南南
[导读] 生活化教学在当前是备受推崇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让学生和将要学习的知识建立联系
        刘南南
        安徽省阜阳市第一初级中学236000
        摘要:生活化教学在当前是备受推崇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让学生和将要学习的知识建立联系。而且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给学生灌输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让他们能主动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以来,学生就更容易做到学以致用,让学到的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本文探讨的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
        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强调,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能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提升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的能力。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本身就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这一课程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天然的土壤以及充足的条件。下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对学生起到非常积极的引导,在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需要在课堂导入部分做到生活化处理。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导入部分设置一个生活化的话题,让学生来讨论,这样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作为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基础。比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中,就可以设置一个生活化的导入来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同学们,在回顾往事时,老师总是会想到和自己一些好朋友一起做过的事,有上学时的好朋友,有参加工作后的好朋友。同学们有没有和自己好朋友故事呢?教师在说这一段话时,也就是用语言给学生描绘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迅速将学生带入这一情境中,他们也会积极回想自己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故事。
        再如,同册第七课《亲情之爱》中,这一话题本身就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导入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父母在一起的各种事件。让学生都来说一说父母对自己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像这样,对课堂导入进行生活化处理,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知识切入,再来学习教材上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氛围会非常融洽,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很强。
        二、知识讲解生活化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知识来说都是有较强的专业性的。不过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

所以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对知识讲解进行生活化处理,进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尤其是在这一门课程中,和法制内容相关的都是比较严肃的话题,若能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比如生活化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时更加顺利。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网络改变了世界,除了干巴巴的给他们讲理论知识,还可以用灵活的方式来呈现,比如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和学生一起来分析。比如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入手,提供生活化的案例。衣服方面人们在购买时以往只能去商场,现在网购非常方便。吃的食物也是一样的,不仅品质越来越高,想要买到不同季节或者不同地区的食物也因为有了网络而变得更容易。比如生活在东北,想要吃四川的火锅,可以网购四川火锅底料,这是跨地区的。离学生生活比较近的,比如现在的外卖,借助这些生活化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更了解,更能体会网络对世界的改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获得新知识,此时也可以通过加入生活化的案例来实现。比如在这一节课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此时就可以借助具体的案例来加以说明。比如疫情期间各种谣言、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可针对案例做具体分析,尤其是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这一事件是比较完整的一个新闻,从最开始事件发生,到最后的处理。带领学生一步步分析,进而让学生明确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能因为网络信息发布的匿名性,就胡编乱造。
        三、课后巩固生活化
        课后对于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后巩固这一部分也应该进行生活化处理,给学生布置作业时,需要凸显生活化特点,不是一味的让他们机械式的抄写或者背诵。
        比如在学完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节课之后,可以让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调查活动,从人们的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来说明网络对世界的改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形式来完成,最后再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锻炼,他们需要自己搜集信息,这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需要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最终的报告撰写,这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基于这一生活化的作业而实现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对此,需要将生活化的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无论是课堂的导入,还是课堂上的知识讲解,还是课后的复习巩固,都要落实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 崔琦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98).
        [2] 彭飞.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读与写(教师), 2019, 000(011):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