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   作者:彭章萍
[导读] 总复习课是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步入初三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基本已经学习完成
        彭章萍
        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 361022
        摘要:总复习课是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步入初三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基本已经学习完成,对数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理解,这个时候提倡教数学重点内容、教数学知识结构、教学生难懂未懂、教中考重点,同时也提倡先研后教、少教多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要明确初三数学总复习课与教学课存在着不同,了解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和新授课的差异,完善优化才行。本文从初三数学总总复习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两个角度来进行探究,希望能有帮助。
        关键词:初三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教学
        引言: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课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变授课的教学模式,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攻克,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减轻总复习课的任务量,同时在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有了一定基础,可以朝着深入核心的领域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质疑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初三数学总复习课调整教学内容
        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如果什么都教,面面俱到,无疑是庞杂的教学量,只会给学生增添不必要的负担,调整总复习课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做“减法”。
        (一)教授重点知识、考点知识
        初三数学总复习课中绝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而是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朝着更加深入的层次发展,因此在初三数学总复习课中将次要的、简单的、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一笔带过,而将重心放在重点知识上,围绕数学重点知识展开精准备课,制定专题优化计划,帮助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创设具有梯度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深入探究,让知识理解和应用再创新高。
        (二)教授考点知识
        结合历年中考题型、各地方质检卷题型等进行考点指向性教学,考点知识与重点知识息息相关,不过重点知识在中考中的表现形式却不同,因此在教给学生考点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划分,对重点加以关注,比如因式分解、分式化简是初中数学知识的重点,却通常只会在基础知识小题中出现,比如二次函数、四边形等是中考的重点,且多数出现在大题中出现,这就是重点知识。
        (二)教授难点知识
        一方面数学本身就有难度,一些知识好理解,一些知识不好理解,在班级整体范围内通常会呈现出难易差别来,教师收集资料配合日常观察,了解班级内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就是难点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证明、函数的应用往往是知识难点,需要格外关注,可以制定专题优化,针对这些知识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提高,比如说班级内对“二次函数”的理解不够深入,那么可以抽出三个课时的时间来展开二次函数专题提高训练,来深化知识。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存在不同,所以在学习上也会存在不同难点知识,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层分类,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难点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对二次函数理解不透彻,而有的学生对二次函数理解不错,却对圆的延伸应用不理解,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难点知识,后续可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教授知识梳理
        数学知识点繁复多元,但数学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总有相似处,比如初一学好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之后再学习四边形以及圆形就会较为简单,比如数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有相关联性,在初三总复习课程中,重点教给学生初中数学知识框架,以教材单元为基础点,利用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将初中数学知识细致归纳总结,构建知识大纲,学生心里装着一个初中数学知识大纲,往往应用起来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记忆也就更加稳固。


        二、初三数学总复习课优化教学方法
        (一)先研后教
        先研后教指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属于自己的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也会随之产生属于自己的对知识点的困惑和不解,之后教师再进行教学,遵循“三教三不教”理念: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学会的不教,学生没问题的不教,教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生不理解的,教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给数学总复习做“减法”。
        (二)问题引领,深度探究
        前面提到,初三数学总复习课教学要朝着知识核心领域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巧用“一题多解”、“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理念,巧妙创设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如例题:方程(2m-1)x2+x-1=0,提问1:m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提问2:m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提问3:m为何值时,方程有实数根;提问4:m为何值时,方程无实数根?这一例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点,比基础知识点较为深入,一题多问,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点出了“根的判断式”这个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重点知识,加固学生思维,拓展学识。
        (三)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是总复习课上的“法宝”,引入多元化的总复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在实战演练中获取习题演练经验,稳固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多给学生实题演练的机会,多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题型,对学生的帮助很大,但要注意,教改下的教学提倡用“结构性思维”和“理解性应用”来解题,而并非用题海战术来培养学生,两者有本质差别[2]。
        (四)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探讨思辨,每个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展开思维碰撞,继而抛出新的观点,新的思维路径,新的解决方法,会逐步提高对数学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和应用,或是小组成员协同学习,围绕某一个问题或主题展开探究,因为从个人学习转变成了多人学习,设置的问题或主题可以更难、更深入一些,学生有数学知识基础,再进行深入的探究也不会太困难。小组合作学习较为轻松,不像普通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加以延伸,可以演变成“互帮互助”式学习,因为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难以对所有学生照看到位,因此展开小组合作互助,让“好带—差”让学生结对子形成互帮互组兴趣小组,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提升总复习课教学的质量。
        (五)巧用多媒体
        数学是一门抽象知识学科,里面一些知识点较为抽象,如果教师无法给学生展示具体的现象,学生的抽象思维又不足,自然难以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理解,而在总复习教学数学知识重难点的时候,巧妙的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图像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总复习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图像合为一体,能较为简单的看出图像与坐标的交点,例如在“二次函数以及相对应函数图像”的专题总复习中,将函数和对应图像对应起来,通过改变函数中的自变量的取值,图像会随之改变,通过改变图像,函数值和自变量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变,以此来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六)善用错误资源
        错误资源包括错误的解题思路、错误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答题等,数学总复习课就是纠错提高的关键阶段,将典型的错题建立错题库,或是将历年教学的错题库拿出来,以错题为基础展开教学,让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类型、特点,结合知识点回顾,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点,辨明习题特点。
        三、结束语
        综合来说,初三数学总复习课和新授课有着本质差别,在初三数学总复习课中要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两方面来提高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上文从两方面提出了多点策略和建议,结合上文阐述,希望能有帮助,切实提高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勇进. 浅析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J]. 文理导航, 2013(26):24-25.
        [2]田小丽. 关于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J]. 人文之友, 2019, 000(011):P.213-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